【民俗】回民训鹰文化


【民俗】回民训鹰文化


回族的“放鹰”文化最早可追溯到东伊朗地区,古时中西亚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都有放鹰的风俗,而回族的近亲塔吉克人和普什图人的生活中“鹰”文化一直很浓厚。一般塔吉克族人的观念中,鹰是勇敢、正义、忠贞的象征。而回族至今仍有“放鹰”的习俗尤其河湟地区的放鹰运动最为浓厚,至今临夏和青海等地仍有很多回族放鹰者,而临夏地区的太子山和积石山更是成了回族放鹰者的大本营,因为鹰大多生活在高山林线以上雪线以下的草原地带,以捕捉野兔、雉鸡为主。

而民国马氏家族的子弟就常终日放鹰围猎与河州山区。回族驯鹰、狩猎的历史也有几百年了,驯鹰、狩猎从生产手段逐渐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回民把驯鹰叫“熬鹰”,把鹰或鹞架在臂上,一刻也不放松,连续七夜到十夜不让鹰或鹞睡觉。白天在人多的地方驯化,晚上点上篝火熬夜,直至鹰或鹞放出去能呼叫回来为止。驯鹰把势一般都腰挎一把“河州回回刀”,臂套皮鞲,手抓勒绳,显得威风利落。


文章由今日头条「 一品波斯文化」编辑和发布,同步企鹅号、微博/知乎等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塔吉克   临夏   石山   回族   雉鸡   把势   波斯   雪线   伊朗   文化   近亲   游牧民族   野兔   农耕   回民   民俗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