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钢城,大阴山,不见当年敕勒川

文/熊宗荣

斗转星移,时光倒流,穿越时空,冥冥思绪回溯至一千六百年前的北魏时期。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大阴山南麓,在九曲黄河驼峰式脊背的北端,有一片辽阔无际的大草原。这里地势平坦,沃土千里,水草丰美,鹿鸣呦呦。一阵古老而苍凉的歌声在空旷的蓝天下悠悠回旋: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遥远而古老的敕勒川!这就是我久久向往,魂牵梦绕的地方!

但是,在我耐过了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的漫长期待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这片土地时,眼前的一切却是与我的想象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空旷的蓝天,没有碧绿的草原,也没有成群的牛羊,有的只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及穿梭于马路上的人流和奔流不息的车辆。

这里是一座城市,它的名字叫包头!

红钢城,大阴山,不见当年敕勒川

内蒙包头


包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击破林胡和楼烦以后,势力扩大到阴山一带,曾在包头设置九原县,并修筑了长城。


红钢城,大阴山,不见当年敕勒川

蒙古敖包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这里设置九原郡,统辖阴山以南34座县城。为防匈奴南下,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在阴山沿线修筑长城。蒙恬还调集了数十万民工修筑了从京畿到九原的直道。这条从咸阳直达九原的战略公路沿途“堑山堙谷,长千八百里”,可谓是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红钢城,大阴山,不见当年敕勒川

包头成吉思汗草原湿地生态园


秦亡之后,包头故地被匈奴占据。“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丰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 《汉书·匈奴传》)。

公元386年,鲜卑族建立北魏,将敕勒族迁徙漠南。《敕勒歌》就是对当时敕勒族在阴山脚下、包头故地大草原上放牛牧羊的真实写照。

清时,随着黄河水运日渐发达,河套土地开发,关内人口大量涌入塞北,包头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商业、金融中心。后来,随着铁路、公路的贯通,包头成为连接中原与大漠南北、华北与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包头城外,也逐渐开垦成种植庄稼的农耕地。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古朴、苍凉的自然景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和李明清从鄂尔多斯乘车过来,包头市政协办公厅的王主任和司机小马在东河站迎接。


红钢城,大阴山,不见当年敕勒川

包头市湿地公园


王主任40多岁,是位受过部队军营锤炼的人,十分活跃,直率而热情。他一上车,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作包头的介绍:

“包头市位于阴山之下,黄河北岸,是我国北方的钢铁之都,都市布局由东河、青山、昆都仑三区鼎足而立,东西长四十公里,城市人口一百万,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工业城市。

我问:“这个城市为什么叫包头呢?是传说的因为风沙太大,人们一年四季出门都要用毛巾包头吗?”

王主任听后,一面大笑着,一面连连摇头,说:“有趣!有趣!虽然是想象,但听起来的确有意思!”

红钢城,大阴山,不见当年敕勒川

包头市区休闲公园


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包头的来历:“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音译,意思是“有鹿群的地方”。因此,包头还有一个古老而富于传奇色彩的名字“鹿城”。

古代,包头因北有阴山的阻挡,南有黄河的滋润,使得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被繁茂,十分适宜于各类动物的生存。在包头市北固阳县的一道山梁上,有一座平地突起的天然岩壁,岩壁上有一幅挺胸回首站立的梅花鹿古老岩画。

由此可见,古代的包头,不仅是鹿群生活出没的地方,而且古代先民将鹿作为原始崇拜的偶像,鹿像岩画可视为古代北方民族的图腾。

如今,包头市内广场上的城市雕塑不乏鹿的形象,包头市的许多公园里,还喂养着大群的鹿。人们与梅花鹿相伴嬉戏,宠爱有加,这大概就是鹿城人古来已有的恋鹿情缘吧!

王主任说:“你们在内蒙走了一路,看见了许多草原森林风光和古迹景观,今天我主要引你们参观包头市区,让你们对包头印象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司机小马开车横穿城区,一直来到城西郊的“成吉思汗草原生态园”。

王主任说:“过去有许多人慕名来到包头,但游览过后又抱怨见不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景象。后来,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专门保护好这一片绿地,建成带有原始风情的草原生态园。生态园占地770公顷,里面有草原、森林和大片湿地。生态园里蓝天碧水,森林茂密,芳草萋萋,鸟语花香,是名副其实的城中草原。”

汽车开进生态园后,所见的第一处景观是一座大型敖包。敖包建在一座山包上,用大小石头垒起,圆锥形,包顶是一丛红柳,中间插一根蒙古神器苏勒德神矛。敖包四周牵拉的绳子上挂满了红、黄、白、蓝四色纸条和布片。远看,似联合国的万国旗一般。

问敖包的来历,王主任说:“我讲不好,请这位老先生讲吧!”说罢,他请来了坐在一旁的守门人。

这是一位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他指着敖包,对我们介绍说:“敖包就是用石头垒起的‘堆子’,原是道路和边界的标记。因为,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到处一样平坦,以山河树林为标识,为避免迷失方向和记住路径,在路途和交界处垒石为记,谓之敖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敖包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和祈安赐福的场所。每年六七份夏季来临时,蒙族牧民还要献祭品,请喇嘛念经,举行敖包活动。祭祀活动后,还要举行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有些青年男女便避开人群,溜到草丛深处谈情说爱,约好再见的时间,这就是蒙古民歌中唱到的‘敖包相会’了。”

老者介绍时慢条斯理,但却颇有风趣,我们报以掌声,向他致谢。

再往前走,是长长的林荫道。林道两旁是茂密的森林,但那树木只有碗口粗细。看来,这些树的树龄大概只有十多年。

树林之间有大片的草地。草很绿,也很茂盛,有半人多深。我拨开草丛,来到草场中间照相,发现草场很平,还有埂。我估摸,这里十多年前大概是农田。

走出了漫长的林荫和草地,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湿地,湿地里长满了密集的芦苇。芦苇很深,人站在芦苇丛中只能露出一张脸。此时已到初秋,芦苇长出了芦穗,开满了芦花。芦荡无涯,满目葱绿。秋风一过,芦苇枝摇花动,婀娜多姿。此情此景,十分令人惬意。

在生态园走了一圈,费了很长时间。小马一看表,说:“11公里。”

王主任说:“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走到呢!”

我说:“留下一些好的景色,下次再来吧!”

回到市区,我看到城市的马路都很宽阔。尽管来往车辆很多,但各行其道,并不显得拥挤。除两边的人行道侧植有成行的树木外,马路中间还有很宽的绿岛,绿岛上都有很粗壮高大的树木。

我感叹地说:“包头的马路真宽啊!这与我们拥挤的大武汉比,交通状况要好得多呢!”

王主任说:“要说包头的城市规划,还要感谢当年的‘老毛子’呢!上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市不过上十万人,但当时援建包钢的苏联专家却坚持要按一百万人的城市规模来设计,故城市的间架摆得很开,为后来包头市的发展建设留下了充裕的空间。这不,才50年的功夫,包头城市人口已达到百万,你说人家老毛子有没有眼力?”

我说:“俄罗斯人搞城市设计不仅大气,而且具有战略眼光。

相比之下,我们的许多规划设计,就显得小气。结果是拆了建,建了又拆,老是赶不上发展的步伐,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财力。”

王主任介绍说:“包头市依据创建现代园林城市的城建定位,遵循以树木为根本,以花草为陪衬,以水景为点缀,做到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道路绿化与庭院绿化相结合,广场绿化与公园绿化相结合,形成树在城中,屋在树丛,路在树旁,车在荫下,人在绿中的园林城市格局。”

他还说:“围绕这一目标,包头市新建了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化休闲广场30余处,街心花园、游园景点90多处。现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5%。包头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等荣誉称号,联合国人居环境大会还在包头市召开。”

随后,王主任又带领我们先后游览了“八一”公园、包头市花苑和植物园,参观了《中国兵器北重集团》的厂内大花园。这些园林里的林木花草和园艺景观均让我们感叹不已。

晚上,我们住宿在青山宾馆。这是一座规模极大,园林式的高级宾馆。据王主任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包头,都安排在这里住宿呢!

晚饭后,我和李明清在宾馆园林内散步。宾馆内除房屋和道路外,几乎全是树木花草。那些苍翠葱郁的松树,高大挺直,已经很古老了。一片沙果树林,走了半天还看不到头。沙果已经成熟了,鲜红鲜红的,压得枝沉叶坠。

王主任说:“这些沙果宾馆是不集中采摘的,你们可以随便品尝。”我们爬上树,摘了几个,咬一口,清脆无比,满口生津。

青山宾馆跟我们武汉的东湖宾馆一样,里面的范围大得很,有树林、花圃、果园、池塘、草坪、湿地,还有一片鹿苑。鹿苑里有十几只梅花鹿,模样儿实在可爱。我扯了一把鲜嫩的青草,从铁丝网眼中递过去。一只高大的梅花鹿犹犹豫豫地朝我走来,并用警惕的目光看着我。看了一会儿后,见我很友善,才大胆地伸过头来,吃了我手中那束鲜嫩的青草。

这次来包头,我虽未看到心目中古代敕勒川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古朴景象,但我看到了名副其实的鹿城,一座绿色的城市,一座充盈着盎然生机的绿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阴山   包头市   沙果   包头   风吹草低见牛羊   联合国   敖包   钢城   黄河   梅花鹿   湿地   芦苇   草原   当年   主任   宾馆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