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清孝陵

孝陵是清朝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也是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坐落在昌瑞山主峰南麓,居中而建。孝陵地宫里共葬3人,即顺治皇帝、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皇后。顺治皇帝与董鄂氏的爱情故事至今仍在流传,顺治皇帝的死因之谜也至今未解,

探访清孝陵

孝陵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崇德三年(1638)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今沈阳)永福宫,满族只有6岁的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九月由沈阳进京,在紫禁城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年。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病逝于养心殿。顺治皇帝驾崩后,尸体被火化,葬于清东陵孝陵。

探访清孝陵

孝陵全景

孝康章皇后(1640—1663):佟佳氏,少保都统佟图赖之女,满洲镶黄旗人。初入宫册为妃。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生皇三子玄烨,即圣祖康熙帝。

孝献皇后(1639—1660):董鄂氏,世称董鄂妃。董鄂氏姿容绝代、才华出众,清丽脱俗,是顺治皇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董鄂氏美貌动人,气质高雅,是朝中内务府大臣鄂硕的侄女。董鄂氏风华绝代,赢得了顺治皇帝最钟爱的女子。顺治皇帝福临与红颜知己董鄂氏在紫禁城中演绎了一场帝王罕有的千古绝唱。

探访清孝陵

石象

孝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三年(1664)竣工。孝陵内葬有顺治皇帝、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皇后3人,均为火化入葬,地宫里安放的是3人的骨灰罐。

孝陵规模宏大,气势恢弘,体系完备,为清代皇陵之冠。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生前特别喜欢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进皇宫,和他们研讨佛门理论。顺治皇帝迷信佛教的灵魂升天说,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后必须实行火葬。

探访清孝陵

石狮

探访清孝陵

石马

顺治十八年,这位佛门天子病死,后代和大臣们不敢违背其遗旨,破例为他举行了火葬。陵墓建制均同于其他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个完整的“龙体”,而是一个盛着帝皇遗体骨灰的骨灰罐。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石牌坊高12.48米,宽31.35米,五门、六柱,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雕工精湛,华美壮观,距今已有300多年。过了石牌坊向北不远便是大红门,有3个门洞,是一座庑殿顶建筑。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东西两侧各立有一块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称下马碑。

穿过石牌坊,进入大红门,便是通往陵区的孝陵神道,这是清东陵的中轴线,全长6公里,将孝陵神功圣德牌亭(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拱桥、神道碑亭等数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中轴线。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矗立在神道中央的“神功圣德碑亭”。碑亭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石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刻着顺治皇帝一生的功绩。

探访清孝陵

石牌坊

再往北,为龙凤门。龙凤门,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每座门由两根四棱青白石方柱组成,上架额枋,中门额枋上雕火焰宝珠,石柱上饰云板,顶部有蹲龙。门之间用短垣相接,建在须弥座上,门间共有四座琉璃影壁,南面中心为正龙,北面为荷花鸳鸯。龙凤门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天堂。

探访清孝陵

龙凤门

过龙凤门向北有七孔桥一座。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过了七孔桥,再过五孔桥和三孔桥便到了陵区前的小碑楼,也称神道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着顺治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探访清孝陵

七孔桥

探访清孝陵

碑亭

探访清孝陵

石碑

陵寝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南部为方形院,北部为半圆形院。南院正门为隆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有月台,开大门三间。匾额上用满、蒙、汉三文书写。位于陵园中央的正殿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供奉顺治皇帝和两位皇后神牌、供品和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四周围以汉白玉石栏,共有栏板76块。隆恩殿前月台正中的丹陛石,雕有美轮美奂的龙凤图案,是皇家特权的象征。月台上铜炉两座,铜鹿两只,铜鹤两只。殿内金柱四根,北侧有暖阁三间,内供神龛、神牌。中暖阁供奉顺治帝和孝康章皇后神牌,西暖阁供奉孝献皇后神牌。

探访清孝陵

隆恩殿

探访清孝陵

隆恩殿一角

探访清孝陵

隆恩殿和丹陛石

探访清孝陵

铜鹤

隆恩殿后面(北)为陵寝门,也称三座门和琉璃花门,是陵寝前朝(祭祀帝后)和后寝(埋葬帝后)部分的分界。陵寝门大门紧闭,未对公众开放。透过大门门缝可见门北为五供祭台,须弥座上正中摆放石香炉一尊,两侧为石烛台,烛台两旁是石花瓶。再向北就是陵寝标志性建筑——明楼,明楼重檐之间有“孝陵”字样的匾额,蒙文居左,汉文居右,中为满文。明楼内竖石碑一通,刻有“世祖章皇帝之陵”字样,也是满、蒙、汉三文。最北部是宝城,上有宝顶,下有地宫。据说,孝陵的地宫保存完好。

探访清孝陵

陵寝门

顺治皇帝6岁登基,在位18年,卒年24岁, 当时和他一同入葬的还有他的两位皇后,三人均是火化入葬的,所以说孝陵的地宫是三个骨灰坛子,地宫的随葬品不会太多,可能是地宫侥幸没有被盗的原因。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上刻有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不管是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的确起到了保护孝陵的作用。 孝陵是清东陵所有皇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寝。

“白日梦旅行”推荐的世界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打卡地。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紫禁城   暖阁   碑亭   陵寝   地宫   神道   琉璃瓦   汉白玉   皇陵   顺治   石碑   神功   骨灰   皇后   皇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