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隋朝灭亡后,封德彝到长安,李渊当然了解他名声不好,对他比较冷淡。但是封德彝人品虽然不好,对朝廷的事还能尽责,所以李渊慢慢又提拔他,最后坐到宰相的位子。

李渊让他在秦王府当司马,他跟随秦王李世民打洛阳,李世民也很重用他。洛阳胜利之后,封德彝曾经暗示李世民,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不能太谦让。李世民谢绝了他的好意,把他视为忠于自己的人。

封德彝这个老狐狸接受太子和李元吉的贿赂,做出政治投资的选择后,就开始为太子和李元吉谋划。

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封德彝在一次朝会结束,官员们都离开之后,靠近李渊说:“陛下,有件事一直想说,但是因为干系重大,微臣不敢说,不说出来呢,心实在难安。”

李渊说:“你我君臣多年,有何话不能说?但说无妨。就是全错了,朕也绝不加罪。”

封德彝说:“陛下,微臣以为,秦王自恃功高,必然不甘心位居太子之下,这是久后酿成变乱的祸根。陛下如果不想立秦王为太子,那就应该赶快谋划处理。”

李渊陷入了沉思,这正是他最担心的事。他看看封德彝说道:“储君乃国之根本,千秋帝业之基石,岂可随意废立?秦王功虽然高,却非嫡长子,也只能做个亲王。此事是早该考虑,朕亦思之再三,一时却想不出良策。”

封德彝说道:“微臣倒有个主意,秦王权柄太重,第一要削弱的就是兵权。如今叛乱已平,十二卫军制已没有必要,陛下可下诏废止。这样,秦王兼领十二卫大将军的职权,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收回了。”


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李渊听了十分惊喜:“嗯,这倒是个好办法,既收缴了世民的军权,又做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朝臣们觉得很自然,世民也不会感到难堪。”

封德彝看到自己的计谋被李渊采纳了,就大胆地为李元吉帮腔:“还有,齐王元吉那里,陛下还应该有意抬高一下。太子之下,两位亲王权位相等,势均力敌,便可相互制衡。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稳固太子之位。”

李渊急忙说:“还要抬高元吉?这可不成。他现在的爵禄职位已与世民相差无几,若再抬高,岂不居于世民之上?不要说世民无法接受,就是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那可真要自肇事端,加速祸乱了。”

封德彝忙陪笑道:“皇上,微臣所说之‘抬高’,并非是加官晋爵。而是要设法抬高他在朝臣们心目中的威望。比如说,皇上可有意无意地表示一下对齐王的特殊亲近。有了余暇,可以多去齐王府巡幸几次。这样一来,文武大臣将对齐王刮目相看。再说了,‘天下的父母爱小儿’,对陛下来说,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任谁也无可非议。”

高祖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好啊,封德彝,真有你的。这才是社稷之臣,这才算得上是老诚谋国之见,就这么办。”


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不久李渊照封德彝的办法做,废止了十二卫军制。

封德彝的一个主意就为李渊解决了一个难题:夺了秦王李世民的兵权。

秦王府的上上下下听到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大将军们将脱离秦王的统帅,分派到各地驻军。秦王将成为光杆司令。

过不久,李渊开始按封德彝的第二个方案进行,李渊传旨,将于近日巡幸齐王府,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随行。

封德彝的回报来得如此之快,收获如此丰厚,太子很是满意。那么李元吉呢?他的欲望更快速的膨胀。他算计,要打得秦王李世民措手不及。

李元吉立即赶到东宫,与太子密谋。李元吉一开口就说:“大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太子说:“我们的事不是办得很顺利吗?难道有什么疏漏?”李元吉说:“大哥,做事要雷厉风行,我们应当先下手为强。”

太子建成一听,急忙说:“这可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鲁莽不得,下手总得有个下手的机会。”

李元吉口气得意地说:“老二要随父皇和大哥一起行幸小弟的府邸,这不正是

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个绝好的机会?到时小弟在府中设下伏兵,为大哥将他除掉,永绝后患。”

太子建成摇摇头:“怕不行吧?一旦刀兵相见,弄不好会误伤了父皇。”

李元吉说:“放心!父皇自有他的侍卫们保护。我的人马只集中攻杀老二,谅他插翅难飞。”

李建成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我们当著父皇的面杀了世民,后果会怎么样啊。”

李元吉着急了,“哎呀,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非坏了大事不可。为什么不干?是小弟的人在小弟府上杀了他,父皇还能怪罪大哥不成?小弟一切都是为大哥着想,其实于我何益?如果失去机会,以后你可休要后悔。”

建成仔细想想,元吉说得也不无道理,天赐良机,稍纵即逝。随口答应了。并且商定,到时太子说“内急”,离开队伍去解手,李元吉就动手。

隋炀帝有一个女儿嫁给李世民,另一个小女儿被李元吉强行收入后宫,叫小杨妃。小杨妃发现近日府里来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怀疑李元吉会做出鲁莽的事,就悄悄告诉姐姐秦王妃。

再说秦王府这边,他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个个感到忧虑。齐王府,是个虎狼之穴啊。李世民的妻舅长孙无忌说:“秦王,我看太子和齐王已起了杀心,不可不防。”

房玄龄历来谨慎,沉吟多时说:“为防万一,最好不去。”

秦王李世民说:“如果我不肯奉诏去齐王府,恐怕父皇会更加不满。”

杜如晦说道:“以在下看,还是得去。”

房玄龄显得十分担忧:“道理是不错。不过,此举实在太危险。”

杜如晦微微一笑:“殿下从迈进齐王府第一步起,便紧紧跟住太子,寸步不离。一旦有变,便以太子为人质。我想那李元吉再鲁莽,也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另外,可让尉迟敬德和李将军做为侍从跟随左右,可保万无一失。”

秦王李世民接受杜如晦的建议,于是留下尉迟敬德和李商议。


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李世民说:“齐王府之战与往日战争不同,敌在暗处,我在明处。暗箭难防啊!更兼我方不能身备武器,如何抵挡?”

李神秘的说:“秦王说的是,末将只能借刀杀敌。到时只有向皇上的警卫‘借刀’。”

李世民称赞道:“好办法!”

尉迟敬德说:“末将与齐王似乎有前世的缘分,到时与齐王走得近些,擒贼先擒王,一旦事发,就扭住齐王。”

秦王说:“好。到时随机应变。”

到了李渊巡幸齐王府的那一天,先是李渊的御轿进入王府,太子和秦王几乎是同时随皇帝李渊跟进,齐王站在门口迎接。这时,太子和齐王同时发现,秦王后面跟着尉迟敬德和李两员大将,不禁心中打鼓,他们一致冒出一个念头:难道事机泄露了?

太子开始忐忑不安,却强自镇定,向秦王打趣地说:“二弟出门真是统帅的排场,连警卫都是大将军。”李世民马上回答说:“臣弟哪里敢坐大?因为两位将军都是在战场上与四弟出生入死的战友,今天借光来瞻仰齐王府。我们今天是到四弟家做客,还用得着警卫吗?”

不知道来历的听众,也许会想秦王的回答也就是一般的常理,可是在齐王听来,却非常震惊,脑袋都大了。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尉迟敬德将军在洛阳战役时,与齐王做了一次比武。齐王以善于使用长矛自傲,以为天下无敌手。可是在比武的时候,尉迟敬德竟能空手夺下李元吉的长矛。李元吉亲身体验过尉迟敬德的厉害,为这次惨败,李元吉一直耿耿于怀。今天这个冤家对头出现,不言而喻,一定是来反制刺杀秦王的。


封德彝用一个办法褫夺秦王兵权,李世民这2员猛将力破杀机


这个时候,太子、秦王、齐王兄弟三人各怀心事,一边走,一边快速的思考。

太子想,自己刚刚得到父皇的完全信任,只要不出轨,可以稳稳地继承皇位,犯不上去冒风险,四弟元吉想得到好处,出此下策,今天的刺杀计划毫无把握。他知道元吉是个破罐子破摔得无赖,他输得起,自己可输不起。所以他对刺杀计划迅速做出调整,放弃!

秦王呢,他一边走,一边观察环境,这时正走进第二层殿堂,这里东西两厢各有比较低的偏殿,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他想这个地方正是埋伏杀手的合适场所。秦王不失时机的发话了:“四弟!这里的殿堂如此精美,你收藏的古玩文物一定是陈列在这里吧!能不能打开,让父皇和兄弟们观赏观赏?”

李元吉的伏兵都藏在偏殿里呢,他慌忙回答:“文物不在这里,不在这里!”他知道事机已泄。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不如拼死一搏,哪怕害了李渊、建成,也在所不惜。于是,他把眼光射向太子,不意太子向他摇头。而且转过身与秦王显出亲热的谈话。李元吉心里狠狠地骂太子道:“不识好歹!日后我也不会放过你!”

李渊对这场凶险的暗斗,一无所知,玩了几个时辰,开开心心地离开齐王府。

秦王演了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秦王   兵权   事机   偏殿   微臣   朝臣   洛阳   猛将   鲁莽   大将军   陛下   警卫   杀机   皇上   太子   小弟   大哥   办法   旅游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