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来自于原始的海洋。经过数十亿年的变迁之后,生物已经能够遍布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比如人类就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并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

但即使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也需要水分来维持生命,淡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极其重要。不过遗憾的是,地球上海洋占据了整体水资源的绝大部分,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淡水是以冰川形式存在的。对于我们来说,地下水、河流等能够直接获取的淡水十分珍贵。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古老的文明也起源于大江大河,黄河与长江宛如两条巨龙,在数千年以来都守护着我们的民族。

不过中华文明的复杂性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只有长江和黄河两条重要的河流,在其他的地区也有很多基于河流建设起来的文明,比如在珠江流域蓬勃发展的广东文化

作为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珠江流域的经济非常发达,但是也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南方的大河——珠江

在说到环境保护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珠江这条大河吧。如果按流量来看的话,珠江仅次于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名列第二;如果按照河流的长度来看的话,珠江是我国的第三长河。

不管怎么说,珠江的长度和水量都注定了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珠江起源于云南境内的马雄山,流经了我国的六个省,在这些地方也因为历史、环境的不同而被叫做不同的名字,比如浈江、武江等。珠江原本是这条河在广东省境内那一段的简称,但现在已经成为了整条河流的代称。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在近代,广州就是接触外来文化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很早以前就是主要的通商口岸。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后,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继续发展,目前也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同时,珠江也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其整个流域内已经建立起一万多座水电站,极大程度地缓解了我国电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众多的水电站也缓解了流域的洪水灾害,保证了居民的安全。可以说,珠江是我国开发最为丰富完善的水系之一。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珠江的污染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经济的发展自然也是如此。珠江流域,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让这里的自然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植被的破坏让水土持续流失,造成了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工业、农业的建设也让排放进入珠江的废水更多。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为了在短时间内发展经济,修建了大量的工厂,但是相应的污水处理程序却并没有得到发展。数十年间的环保“缺位”,让珠三角地区不得不面对严重的污染问题。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珠江的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无机氮、磷酸盐等杂质,一方面让水体本身不适宜生物居住,一方面也让水体富营养化,水中大量的藻类繁殖,占据了本来应该在水中生活的动植物的氧气和阳光,造成大量的原生生物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那么,是不是在受到污染之后,珠江的水中就变得死气沉沉了呢?其实并非如此,这里反而是多出了许多“新居民”,但这些新住客并没有给珠江带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反倒是让人们更加担心了,因为它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入侵物种”。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珠江里的入侵物种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世界各地的交流技术也在不断加强。人们不仅仅是在社会内部进行交往,还会将当地的特色动植物进行迁移和培育,让各地都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发展我们的农业。

但是一些来自于其他的地方的生物一旦进入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疯狂生长。

这些入侵物种不仅会挤占本土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和资源,甚至还会直接杀死这些原生物种,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珠江除了有水质污染之外,入侵鱼种也是困扰人们的一个巨大“难题”。珠江流域的养殖业比较发达,因此有大量的物种进口需求,引进了不少用于食用、观赏甚至是清洁水体用的鱼类。

但这些鱼类在完全人工的时候尚且能够控制数量,一旦进入了完全野生的水域之后就有可能大量繁殖。

如今的珠江里,已经有很多种并非当地原产的鱼类,这些鱼的强大生命力让原生的鱼类种群已经变得寥寥无几。而且在这些入侵鱼种之间,也“乱成了一锅粥”。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

在这些入侵鱼种里,有很多都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引进种。比如比如罗非鱼,这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鱼类,从外型上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的鲫鱼

但是罗非鱼的生命力比鲫鱼要强得多,它们的食性更杂,生长也更加迅速,而且还有“护幼”的行为,亲鱼会将刚刚孵化出来,还很脆弱的幼鱼含在嘴里进行保护。也就是说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将大大增加,数量自然增加得更快了。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除了罗非鱼之外,黑鲈也是珠江里的主要入侵鱼种。 黑鲈的引进发生在罗非鱼已经泛滥之后,人们故意将这种鱼放入一些罗非鱼特别多的水域,希望能够减少罗非鱼的数量。毕竟黑鲈是一种特别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几乎所有体型较小的水生物都能够成为黑鲈的食物。

而且黑鲈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滋味比罗非鱼还要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用黑鲈去消灭泛滥的罗非鱼可谓是一举两得。在适宜的环境下,黑鲈能够长到相当可观的大小,普通的罗非鱼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除了罗非鱼和黑鲈之外,珠江里还有不少其他的入侵鱼种,比如“清道夫”。清道夫是一种观赏鱼,经常被养在水族箱中进行水体清洁,因为它可以吃掉残留的饵料和水藻等污染水族箱的垃圾,因此受到了观赏鱼爱好者的追捧。

不用说也能够想象,这种杂食性的鱼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各种不同的水域中在都可以生存。而且在自然环境下,清道夫吃掉的不仅仅是“垃圾”,更有其他鱼类的鱼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道夫也是一种“杀手”。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入侵鱼种斗争的结果

既然这些入侵鱼种的习性有一些冲突,那么是不是它们的数量能够得到控制呢?遗憾的是,这种看法还是太过于理想了。

比如黑鲈和罗非鱼之间的争斗,就因为黑鲈对水质的要求更高而迟迟占不到上风,甚至黑鲈还因为味道鲜美而被人类大量捕捉,因此两种鱼类之间并没有变成“天敌”的关系。

罗非鱼依旧在珠江水域大量繁殖,然而黑鲈的数量却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没有形成罗非鱼一样的种群。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其实不管是黑鲈还是清道夫,亦或是其他更加凶猛的掠食鱼类,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自然都不会先从捕食难度更大的罗非鱼下手,而是会选择更加“脆弱”的本土生物,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是入侵物种之间的“暗流涌动”,实际上却依旧是本土的生物受到严重打击。

因此我们在今后还是不能够“以毒攻毒”,用新的入侵物种去消灭之前的入侵物种,而是需要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去控制珠江水域的污染,比如先从水域本身的治理做起,让环境更加适应本土物种的生长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结语

珠江水域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我国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需要解决。地球环境既强大又是脆弱的,说它强大是因为地球在数十亿年间的种种变迁中继续保持着自然环境的正常运转,而说它脆弱这是因为在数十年间就已经受到了地球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如果我们放任形势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恶劣。因此,现在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以减轻环境污染。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现在中国已经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开始大力治理我们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控制了工厂和农田排放废水对于自然水域的污染问题,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回到它应该有的状态里去。

幸运的是,我们能够看到人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的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好,过去犯下的错误虽然不能够完全被弥补,但是毕竟“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也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改变很多对我们不利的境况。

珠江的“新居民”:入侵鱼种之间的“较量”,竞争之下暗流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珠江   鱼种   大河   罗非鱼   清道夫   水体   自然环境   暗流   鱼类   水域   物种   流域   河流   居民   人类   竞争   生物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