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老成都都知道,原来北上出川都要经过一个重要的地方——驷马桥。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据有关史学家考证,“古代至民国时期,从成都由陆路至关中和中原要经北门,驷马桥为必经之地,为成都之最重要门户,亦是确定成都地理位置的一个坐标。”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驷马桥作为成都市北门出城重要通道,横跨在滚滚东流的沙河之上,是进出北门的第一座大桥。沙河是都江堰水系的一部分,此处河水因从北面的凤凰山绕过,秦汉时称为凤凰水。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据考古发现,那个时候并没有驷马桥,而是一座木质结构的廊桥。从附近出土的汉代砖画中可以看得出,一辆马车正从桥上飞驰而过,我们仿佛依然能听到马蹄踏在桥面上的响声。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驷马桥原名升仙桥。相传汉代一个名叫张伯子的道士在凤凰山修道多年,得道成仙。因见河水清澈,两岸宛若仙境,张伯子就在河岸边找了个地方,骑上他的赤纹虎飞天成仙。众人目睹了这一神奇现象,纷纷膜拜。凤凰水因此改名升仙水,凤凰山称为升仙山,升仙水上的这座桥沾了仙气,改名为升仙桥。唐代卢求《成都记》上说:“城北有升仙山,升仙水出焉。”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为什么又叫驷马桥呢?古时候,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相传汉代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途经此桥时,在桥廊上大书立誓:“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后来他功成名就,乘着“驷马”衣锦还乡。《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北宋时期,即公元1188年,京镗时任成都的知府,看到升仙桥年久失修,重修此桥,建成四洞石孔结构廊桥。因为受司马相如的历史故事影响,京镗将升仙桥更名为驷马桥,并写下《驷马桥记》。至此,驷马桥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最初的驷马桥,并不是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今天铁路桥位置。20世纪50年代修建成渝铁路,河水改道让位,后退了200米。至今铁路线北侧还留下个古地名升仙湖,升仙湖地铁站成为成都最早开通地铁一号线的车站之一。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驷马桥处于北门重要的丁字路口,向北出城为老川陕路,向南则一路入城,向东则直达万年场。上世纪八十年代,驷马桥头拥堵不堪,汽车、自行车、三轮车和行人充斥其间,两边摆摊设点沿街叫卖,一道繁华而又杂乱的市井风貌。直到今天,每到夜幕降临,驷马桥出城方向过铁路桥的道路两旁,还有不少沿街摆摊叫卖的小商贩。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如今的驷马桥,桥头上是一排现代灰白色的石雕,冠盖之下的高车驷马,迎来送往着南来北往的人们。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不远处铁路桥成渝线上的列车,飞驰而过,终年不歇。驷马桥下的沙河水静静地流淌,仿佛诉说着驷马桥的悠悠历史。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老成都的记忆:千年历史的驷马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驷马   成都   司马相如   凤凰山   高车驷马   沙河   铁路桥   长安   凤凰   沿街   汉代   北门   桥头   城北   河水   千年   记忆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