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如果说,有哪一座城市既适合安静生活,同时又不会让人感觉到孤独,那这座城市,一定是大理。


忙碌的城市生活外,我们常常需要一个空间,让心灵得以休憩。这个空间,既得有隔离于闹市的隐秘,又不乏能接受到生活的烟火和新鲜的信息,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安宁。想来想去,这样的空间,只有大理才能给予。


大理,不同于苏州有着十足的文人气,也不同于终南山眼根耳根俱清净,大理是一个“温和”的城市,在这里既能一个人清净生活,同时也能不远离人群和世界,在其中找到归属感。


大理,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诗和远方”,而它之所以被追寻,便是因为它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一半山野、一半世界”。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去过大理的人,都会对“大理的野”有所认同。大理之野,在于云很野、山很野,食物很野、氛围很野,让人与之相融时,也能激发起自身的野性。


大理之野,就像《仙剑奇侠传里》的林月如,虽然任性蛮横、但却自在无缚,敢爱敢恨、侠骨柔肠,身边的人都很喜欢她。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开门见山”是大理人的正常生活,无论住在大理古城的哪个角落,只要打开门窗,就能看到苍山。


苍山上,生长了6000多种植物。每当冬雪消融之后,茶花、菊花、报春花、杜鹃花和芍药花便纷纷开放,连接成一片花的海洋。


让人每每去山上采花时,总觉得有点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意思。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大理的云景和苍山的雪景也是一绝。


大理的云,几乎穷尽了人们对于云朵的想象。火烧云、蘑菇云、飞碟云、罗汉云、火把云.....每一天都不一样。肖复兴先生在《大理看云》中说:“在中国看云,一定要到云南,到云南看云,一定要到大理。”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的永恒主题。其中“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之最。明代杨升庵说它“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元代黄华老人的诗碑中写它“桂镜台挂玉龙,半山飞雪天风”,明朝的翰林学士张来仪又形容它“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苍山雪,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自然之趣。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大理的野,在于没有人为,全是自然的鬼斧神工。白族人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他们敬畏山、敬畏水、敬畏自然与神灵。


身处城市时,总会觉得自身渺小无能、生命没有力量。但来到大理待上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身体的野性在慢慢复苏,能量也在慢慢复苏,每一天都是元气满满。


原来,当我们接近了自然,也就拥有了原始的能量。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千百年前,大理就是云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包容着各地而来的文化。千百年后,大理依然又连接了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


大理虽是一个小城市,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具备国际视野的城市文化。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今日的大理,俨然一个中外旅客的“乌托邦”。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艺术家、设计师、歌手、诗人、环保者……都聚集在大理,在这里建设起自己的生活。


这些人的聚集,既带来了西餐、咖啡厅、酒吧等都市元素,和“诗歌节、音乐节、话剧节、市集”等文化活动,让大理一下子从一个偏远小城变成了具备小资情调的新文化发生地。也带来了独特的社区文化,为大理打造了新形态的邻里关系,让每个来大理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


大理,很像一个后现代生活方式的聚集地,聚集着那些从城市生活转入到精神生活的人。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大理网红##老故事客栈#

我的角度看大理


我的角度看大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大理   神工   云景   洱海   半山   苍山   世界各地   云南   归属感   敬畏   不同于   城市生活   自然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