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戊二醇NPG

新戊二醇,是白色结晶固体,无臭,具有吸湿性。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聚脂粉末涂料、无油醇酸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即弹性体的增塑剂、合成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绝缘材料、印刷油墨、阻聚剂、合成航空润滑油油品添加剂等。另外,在医药行业也有所应用。同时,新戊二醇还是优良的溶剂,可用于芳烃和环烷基碳氢化合物的选择分离。

1名称及简介

新戊二醇NPG


三维模型

产品名称: 新戊二醇(Neo,或NPG)

产品英文名: Neopentyl glycol;2,2-Dimethyl-1,3-propanediol

化学名称(Chemical Name): 2,2-二甲基-1,3-丙二醇

分子式(Formula): C5H12O2

结构式:

新戊二醇NPG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04.15

CAS号(CAS No.): 126-30-7

熔点124~130℃

沸点210℃

密度(21℃)1.06g/cm3

闪点129℃。

2物化性质

白色结晶固体,无臭,具有吸湿性。自燃点399℃。升华温度210℃。易溶于水、低级醇、低级酮、醚和芳烃化合物等。

3毒性

低毒。大鼠经口LD50≥6400mg/kg。小鼠经口LD50为3200~6400mg/kg。对皮肤刺激性小。但大量饮用会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呕吐、疲倦、昏睡、呼吸困难、震颤、肾脏充血和出血、肝脏脂肪病变、闭尿、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4产品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聚脂粉末涂料、无油醇酸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即弹性体的增塑剂、合成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绝缘材料、印刷油墨、阻聚剂、合成航空润滑油油品添加剂等。另外,在医药行业也有所应用。同时,新戊二醇还是优良的溶剂,可用于芳烃和环烷基碳氢化合物的选择分离。

新戊二醇具有耐水、耐化学药品;耐候性。其氨基烘漆具有良好的保光性并且不泛黄。还可用作生产阻聚剂、稳定剂、杀虫剂的原料。聚酯树脂的热稳定剂,高级润滑油的润滑剂,增塑剂。

质量标准: HG/T2309-92

5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一等品 合格品

170%水溶液色度(铂一钴色号)≤ 30 80

新戊二醇的质量分数含量/%≥ 99.0 98.0

羟基含量/%≤ 31.6 31.0

酸含量(以醋酸计)/%≤ 0.05 0.20

熔点范围/% 123~130 118~130

水分/%≤ 1.0 1.2

6制备方法

新戊二醇制备方法

1、甲酸钠法 异丁醛与甲醛在30-35℃、pH值9-11、碱催化剂存在下缩合生成羟基叔丁醛,与过量甲醛在强碱条件下还原成新戊二醇,甲醛则被氧化,并与碱作用生成甲酸钠。反应液用甲酸中和,减压蒸馏脱水,浓缩液经分层萃取,除去甲酸钠后,冷却、结晶、分离,得成品。

2、加氢法 由异丁醛和甲醛经缩合,得羟基新戊醛,再经加氢还原而得。

7包装储运

固态采用袋装,内层为塑料袋、外层为编织袋,25KG/袋。

液态采用镀锌铁桶包装,25kg/桶。

贮存于阴凉、通风处,防晒、防热、防潮。按一般化学品规定储运。

8生产方法

1、国际上,新戊二醇生产主要有三大流派,其中歧化工艺(甲醇法)是中国特有的。

国内新戊二醇的生产商基本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大体分为三派:

加氢工艺:吉化巴斯夫。

歧化工艺(甲醇法):以山东省化工研究院为代表的甲醇法工艺,该工艺为最新歧化改进工艺。

歧化工艺(水溶法):以富丰柏斯托为代表的水溶法工艺。实际上就是从瑞典Perstorp AB拉回来小袋(25Kg)NEO,在中国的工厂内溶解。

2、特点介绍:(1)加氢工艺有流程短,收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等优点。缺点:加氢工艺投资大,对外部环境要求高,产品价格高。目前在国内市场,加氢工艺的NPG比较多,如德国BASF,韩国LG,日本三菱,美国伊士曼等。其中德国巴斯夫和韩国乐津化学LG在新戊二醇市场的争夺比较激烈。

(2)歧化工艺(甲醇法)克服了投资大的缺点,质量远在国标之上,且产品价格低,在很多行业性价比是比较高的。缺点:与加氢工艺相比,纯度低。该工艺的甲酸钠是一大亮点。颜色纯白,杂质少,干基含量在99%以上,且不易结块,质量上比合成法的和季戊四醇副产的都要好。如山东省化工研究院艾孚特,在国际市场,该工艺的甲酸钠一枝独秀。

(3)歧化工艺(水溶法)投资也不大,质量和甲醇法的差不多,只是更容易结块。副产甲酸钠与甲醇法的区别比较大,颜色暗灰或灰色,纯度低,其主要卖点是从里面能提取新戊二醇。

(4)液氮冷却,添加新型冷却设备,新戊二醇产出后为高温,液氮冷却可以保持新戊二醇的原产品形态,使其不结块且不易吸潮,免除了新戊二醇下线后冷却48小时的步骤,大量节约了时间及厂房和成本。改工艺由济南银河化工引进,产出的产品市场反应非常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丁醛   碳氢化合物   吸湿性   烷基   芳烃   增塑剂   羟基   甲醇   甲醛   润滑油   结晶   含量   质量   工艺   化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