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文/小蜂老师(欢迎个人转载与分享)

天空一直都在,是云来了又去,要揣着一口袋的快乐,满载而归。让我们一起发现美,成为美

自从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发展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一片大好。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我们的各大城市都争先恐后,先富带后富,在世界舞台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各大城市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地标性建筑,这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是城市形象的显著特征。例如提到“大裤子”,我们就首先能想到首都,提到“东方明珠”,我们就可以想到上海。城市地标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为全国人民所关注,所信仰。接下来,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座坐落于安徽的地标性建筑,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说到安徽这个省份,小伙伴们估计会想到这里一系列的旅游景区。的确,这样一座以景区闻名于世的省份是大多数游客的首选。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更是安徽的“门面”,作为一个“门面”,首先要重视的就是自身形象,只有自身形象搞起来,整个省份才会更有知名度,更有人气。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合肥美术馆,也可以叫它合肥国际创新展示馆,地处塘西河畔,建筑面积宽广,总投资为1.88亿元,由深圳著名设计师设计。合肥美术馆于2007年建设,2011年正式投入运营,一度是合肥的地标性建筑,如今也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风云巨变,沧海桑田,如今美术馆的地位大不如前,“日落西山”。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合肥美术馆的外形设计类似于北京的鸟巢,灵感来源于孩童的游戏棒,长短不一、夸张抽象。但是却被网友调侃为“东施效颦”。美术馆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艺术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居民审美创造以及文化体验的整体水平提升。美术馆的设计理念将感性与理性、随意与控制动态转化巧妙地融为一体,充满了戏剧效果。美术馆的空间效果也是一大亮点,让人产生预料之外的效果与惊喜。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合肥美术馆自从开工建设就备受关注,议论纷纷。在2011年的时候,本应该竣工投入使用的时期,却始终没有半点动静,交付使用日期遥遥无期。美术馆的顶部还有渗水漏水等问题,钢柱上锈迹斑斑,墙皮脱落,让人匪夷所思。曾经一度辉煌无两的一座地标性建筑的合肥美术馆,如今却惨遭“吐槽”,“劣迹斑斑”“日落西山”让人不禁感慨唏嘘。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对于合肥的这一“东施效颦”,耗资1.88亿元“劣迹斑斑”,或遭淘汰的地标建筑,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老规矩,下方评论区等你哦。

合肥一“东施效颦”地标,耗资1.88亿“劣迹斑斑”,或遭淘汰

往期精选

湖南一县城“锦鲤附体”,坐拥4.3亿吨煤炭,有望“撤县设市”

河南一县城“拽上天”,坐拥400亿吨盐矿,有望“撤县设市”

山西又一“走狗屎运”的县城,坐拥煤炭37亿吨,不是大同县

郑州有望“划区”名单,一县有望崛起,坐拥煤炭资源13万万吨

菏泽一“踩狗屎”县城,坐拥163亿立方天然气,有望“设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东施效颦   劣迹   合肥   地标   日落西山   安徽   美术馆   门面   县城   煤炭   省份   效果   建筑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