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在晚清民国的摄影史上,重庆的一座古塔曾备受青睐,德国医生保罗·阿斯米、德国建筑学家、摄影家恩斯特·柏石曼、日本摄影家山根倬三、美国社会经济学家、摄影家西德尼·甘博以及部分佚名作者,都曾为它留影,而这座古塔便是今天并不是很出名的觉林寺报恩塔。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报恩塔 阿斯米拍摄 晚清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 佚名拍摄 晚清民国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报恩塔 佚名拍摄 晚清民国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报恩塔吸引了如此众多目光呢?略加探索,我以为原因或许有二。首先,站在报恩塔顶,游人足以俯瞰山城全城,而且,今天的确也有一部分源自该角度的重庆全景存世;其次,觉林寺在明清时期并非一般“无名之辈”,明代时,它一度是“渝州八景”之一的“觉林晓钟”,清代《渝州觉林寺碑记》中更描述该寺说:“最胜莫过觉林寺。”基于以上两点,当年的摄影者们选择接踵来此,实在不足为怪。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报恩塔 西德尼甘博拍摄 民国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 山根倬三拍摄 晚清民国

至于在民国时期,报恩塔淡出镜头的缘故,我们也可以在相关资料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据曾在此出家的僧人记述,光绪年间,寺院主持贺和尚是一个黑白通吃的人物,他既在巴县佛教会任官,又是袍哥会的把子,声势很旺。但是后来,贺和尚正因德行问题,被巴县知县逮捕。同时,觉林寺也惨遭关闭,改为重庆幼稚工厂,收容孤儿,既做工,又读书。1917年,西德尼·甘博曾在觉林寺内拍摄过一张旧影,图像中晾晒的棉花和远处观望的儿童,事实上正是对重庆幼稚工厂的真实记录。而自幼稚工厂设立后,觉林寺一步步成为了各类工厂的所在地,一蹶不振,“覆巢之下”的报恩塔,自然也黯然失色。,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 西德尼·甘博拍摄 民国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觉林寺报恩塔为九级八面楼阁式塔,通高四十五米,由月江和尚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创建目的为报答母恩。不过,由于月江和尚在宝塔尚未完工时,便先行圆寂,故而后期工作由徒弟善明和尚主持,完工日期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据记载,师徒二人造塔之事感动天地,地献花银、天赐雷斧。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 恩斯特柏石曼拍摄 晚清

另外,民间相信,觉林寺报恩塔、云峰山文峰塔、龙门浩卵石塔分别压住了一条恶龙的龙头、龙身、龙尾,如果三塔一旦见面,恶龙便会复活。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报恩塔 西德尼甘博上色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报恩塔 佚名拍摄 民国 转载自网络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觉林寺报恩塔 刘治平绘

「重庆旧影·壹」晚清民国时期备受青睐的觉林寺报恩塔

近年的觉林寺报恩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晚清   重庆   光绪   袍哥   乾隆   山根   巴县   摄影家   德国   民国   佚名   和尚   青睐   幼稚   民国时期   工厂   旅游   西德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