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你还在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时,那些优秀的00后少年早已跑到了你的前面,并且遥遥领先。

15岁女孩,被誉为

“最年轻的科学家”

前一阵,#15岁女生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 这一话题霸占了微博热搜。“天才少女”谈方琳走进大众的视野。

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拉开帷幕。今年是连续举办的第二年,600多位科学家各界代表围绕着“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这个论坛被称为“世界最强大脑聚会”。

今年的与会者包括41位诺贝尔奖得主,20位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奖等世界著名学术奖项获得者,1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长和中外青年科学家。

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最多的盛会,在世界上的盛名仅次于诺贝尔颁奖典礼和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为亚洲之最。

群英璀璨之外,今年的大会还邀请了一批“青少年科学家”,他们大都出生于2001—2004年。

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就是在上海华师大二附中读高一的谈方琳同学,年仅15岁。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从照片上看,长相清秀的她在很认真地听讲,两只手握着拳头,托在腮帮上……看上去和一般认真听课的高中小女生没什么区别。然而这位看似“普通”的女生获得的科研成果却一点也不普通。

去年,也就是谈方琳初三的时候,她就凭借研究“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的课题,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主席奖,以及“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的一等奖。

虽然年纪轻轻,但这个00后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被邀请参加这个世界顶级科学家盛会了。

她的研究课题作为应用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

网友纷纷惊呼:

“我连这个研究的名字都看不懂”

“千万别让我妈看到......”

“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在这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谈方琳还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光遗传学的创始人、2019年沃伦阿尔珀特奖获得者吉罗·麦森伯克教授请教问题。

其实在她初一时,吉罗教授就已经指导过她了,并且对她的评价很高,

他表示:

对于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对困难和失败时,要调整心态,去反复地重新开始。因为科研过程中,失败总是要比成功多很多。


而谈方琳也正是听了吉罗教授的鼓励后意识到,想要潜心做好科学研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停地去吸收新知识,不要害怕失败,耐住寂寞,反复试验,才能成功。


连央视新闻联播都不吝赞扬道:


像谈方琳这样的00后能够参加这种世界级的科学大会,是打开了我们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想象空间。


难怪身边有朋友看到新闻后感慨:“真羡慕别人的15岁,万众瞩目,而回想我的15岁,仅仅在网吧和考试中偷懒挪移,幻想着未来有一天能成功。”

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孩子,

背后都有父母的奋力托举


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不是空想就能得到的,就如同在爬陡峭的阶梯,两手插在裤袋里爬不上去。


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从来都步履不停。


像“谈方琳”这样优秀的少年不在少数。很多人都说,这样的“神童”,从起跑线上就赢了。


的确,谈方琳的父亲是大学数学老师,从小她受父亲的影响,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庭的鼓励和影响下,谈方琳在业余时间经常去上数学竞赛的补习班,学习各种数学思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最难得的是,人家不仅实力超群,还非常低调。在被很多媒体冠以“少年科学家”、“最年轻科学家”的称号时,小姑娘本人和家长都对此说“不”,认为有点言过其实了。一家人推掉了很多媒体的专访,连央视也没能得逞。


据说,这是谈同学一家人低调作风的一贯体现,因为小姑娘曾经说:


我更喜欢追科学巨星。而科学巨星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脚踏实地、淡泊名利。


可见,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一个优秀孩子的品性,有功不可没的影响。


比如2017年火上热搜的“诗词才女”武亦姝。


当时,正在读高一的武亦姝参加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夺得了总冠军,一夜爆红。


很多人都说,她长发及腰、柳眉凤目、一袭汉服满足了大家对于“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尤其是在攻擂的“飞花令”环节,更是凭借《诗经》中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战成名。


就连原擂主北大博士生陈更,都由衷称赞:“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今年6月份高考成绩放榜,武亦姝考出了613分的好成绩(上海高考满分660分),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这个好消息再次把国民才女武亦姝推上热搜。

因为节目的爆火和优异的高考成绩,来武亦姝家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大家都想知道优秀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甚至还有不少经纪公司想签她做模特和艺人。


但是她却拒绝了一切采访和邀约,直接关掉手机,让自己继续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


她说:


“无论是追逐人生理想,还是过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严谨求实、行胜于言,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品质”。

这份自律背后,父母的影响有很大的帮助。她的妈妈就说过: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作为家中独女,武亦姝刚进幼儿园,父母就为她专门定制了一套“家教方针”——要增加女儿的知识储备,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工作之余也开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经》,带着小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节,改编故事结局。


家里频率出现最高的游戏是“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就做家务。


从幼儿园到读高中,武亦姝从未远离过诗词。如此数年,武亦姝才长成了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诗的国民才女。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前有谈方琳、武亦姝,后有更多让人拍手称赞的小小少年:

12岁小学生卢结轲,发明神器——智能晴雨篷,自动收晾衣服。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7岁男孩孙嘉浚,熟知1300余件展品历史,在博物馆为游客讲解毫无压力。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9岁女孩练出“绝技”:左手弹钢琴,右手弹古筝。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这世上从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

这些天才少年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运气,背后是耐住寂寞地钻研学习,更有父母身为表率的影响。

他们在小小的年纪里,能够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并为之付出一寸一寸地耕耘,有朝一日才能大放异彩。

所有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寂寞的,只有咬紧牙关,坚定不移,才能看到一线曙光。

每一个创造出奇迹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每一段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映射着更高一级的人生轨迹。


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当然,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出生在懂得教育的优秀家庭,或者觉得早已错过了学习的最好时光,于是每天都陷入碌碌无为的恶性循环中,抱怨工作,抱怨老板,抱怨眼下的一切都不那么如自己所愿。


在这个安逸有理的时代,不肯逼自己一把的,大有人在。

豆瓣上有人追悔自己虚度的青春,引起大家心有戚戚的共鸣:


“高中毕业那年,我18岁。我兴冲冲规划着大学4年要怎么才不浪费,对一切都跃跃欲试。可进了大学,所有人都在谈恋爱、打游戏,我渐渐也觉得61分是浪费,不如躺在床上刷剧。从沸腾到冷淡,我只用了4年。


大学毕业那年,我22岁。挤破头终于进了心仪的公司,我摩拳擦掌豪情万丈,立志三年内升职加薪,坐进办公室。但别的同事慵懒散漫也拿高薪,我努力再多也不涨薪水,反而多做多错,何必做那个挨打的出头鸟呢。于是我25岁时,每月只求完成最低业绩,其余的时间在办公室聊八卦,心安理得。


从热情到麻木,我只用了3年。”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与其远远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我们不如扪心自问,看看当下的自己是否是你最初想象的模样:


为什么曾经热爱的、坚持的东西都没有结果?

为什么总是抱怨自己活成了不喜欢的模样?

为什么期盼的成功总是与自己无关?

真的是没有天赋还是不够努力?

每一次成功背后,哪怕只是小小的成绩,有哪回不用拼个头破血流呢?要知道,只要努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即使出身普通家庭,即使没有天赋异禀,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成功的权利。

春秋时期,晋国国主晋平公,曾问著名乐师师旷:“我已经70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太迟了。”

师旷回道:“年纪大了,为什么还不点起火把?” 晋平公疑惑。

师旷解释道:

少年时好学,如同日出时的阳光;

壮年时好学,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

老年时好学,如同点亮火把的光亮。

点亮了火把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任何年龄段的学习都不是枉然。

毕竟,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从今天起,收拾起你的懒惰、坏情绪,一旦开始去做了,每天无数个“很丧”的时刻就会变成你蜕变的一步步阶梯。

无论你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无论你今天之前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那都只能代表你的过去。

你需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不妨以这些“天才少年”为榜样,去闯去拼,去缔造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没什么可怕的,最怕的,不过是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以上,共勉。

15岁女孩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大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诺贝尔奖   努力   大会   优秀   火把   获得者   好学   才女   诗词   科学家   教授   父母   少年   孩子   女孩   科学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