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叙永一家人出现毒蘑菇误食悲剧,不要乱吃野生蘑菇了

因“吃了十几年没事”,叙永老人摘回有毒野生菌,一家6人中毒、17岁女孩和89岁老人不幸去世。

2020年7月4日,叙永县黄坭镇高坎村4社发生一起食用野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事件造成6人中毒,截止到7月12日,2人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余4人经全力救治后,目前病情好转。

四川叙永一家人出现毒蘑菇误食悲剧,不要乱吃野生蘑菇了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副教授林勇提醒群众:6-9月是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高发期,医院急诊科每年都会接诊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蘑菇中毒表现多样,但无论哪一类型的蘑菇中毒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类似中毒症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救治,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或留存毒菌图片,送到就诊医院,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但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判断蘑菇有没有毒,光看颜色和形状不靠谱。”林勇表示,当患者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后,自我急救可采用催吐方法,压迫舌根或饮用大量淡盐水来催吐。因部分剧毒蘑菇食用后72小时可进一步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行催吐后也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是如果患者已经昏迷,则不能再进行催吐,应及早就医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存在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可食用蘑菇也有颜色鲜艳的,而毒蘑菇也有颜色朴素的。最"臭名昭著"的毒蘑菇"致命白毒伞"就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白色,符合传说中无毒蘑菇的形象。但它以极高的致死率成为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而颜色漂亮的红黄鹅膏,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误区二: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因为蘑菇有粪生或腐生。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误区三: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

许多毒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杏仁或水果味”的说法也毫无依据。当然,气味不好的蘑菇人们一般是不愿采食的。

误区四: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即便用致命鹅膏给大小鼠灌胃,大小鼠也不会中毒。因为大小鼠的消化道不吸收鹅膏毒素。

误区五: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松乳菇、多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却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鳞环柄菇、有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误区六:与银器、大蒜等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

“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或葱或大米与毒蘑菇同煮也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

误区七: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的就是毒蘑菇

真相是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这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误区八: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有毒

条盖盔孢伞和亚稀褶红菇都没鳞片、粘液,却有剧毒。而有毛和鳞片的香菇却可以食用。

四川叙永一家人出现毒蘑菇误食悲剧,不要乱吃野生蘑菇了

误区九:高温或油炸可去毒

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易将其破坏。水焯能去掉部分毒素,但不能去除干净,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文字来源:泸州发布、泸州疾控

图片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蘑菇   泸州   毒菌   叙永   硫化物   小鼠   断面   汁液   鳞片   剧毒   毒素   误区   悲剧   患者   生长   家人   颜色   医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