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拿铁效应慢慢消耗掉的年轻人

“拿铁效应”这个词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像买糖果、瓶装水、香烟、杂志、报纸,还有拿铁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费。这些看似每一项都用不了多少钱,可加起来却很庞大。

我以前有个女同事,在财务上班,个子有165CM,身材是真心不错,都说越是漂亮的女人越爱美,我这个同事也不例外,她有一双纤长的手指,一年四季,指甲从来不曾光面过,至少十天要换一种指甲油,而且都是去美甲店做最精致的那种,我也曾经体验了一把,做下指甲,时间至少一个小时,花费多则一两百,少则七八十,如果充卡或者包年之类,折算下来,一次至少也要三四十,如果再镶个钻什么的,价格就又要往上翻了,这只是她一个很普通的消费,另外每天都会画很精致的妆容,这个具体消费我就不是很清楚,因为化妆品种类太繁多,总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来说我能看到的,我们食堂有免费的中晚餐,餐费标准是一餐二十块钱,虽然标准不是特别高,但是食堂的大厨是大酒店退休的,厨艺一流,所以我几乎一直混迹食堂,可这位美女同事我从没在食堂见过她,每天经过她们财务办公室,几乎次次能看到她桌上的奶茶,隔三差五会有炸鸡爪,肯德基,酱排骨,周黑鸭这些现点外卖,不然就是一些薯片,巧克力等等零嘴……

在其他打扮上,这个同事也是从来不落人后的,比如时兴的耳环,她的耳朵上总会有各式各样漂漂亮亮的耳环,不是金银那种,比如珍珠的,亚克力的,各种冷金属之类的,有多少对我不知道,总之很多很多就是了,另外像手链,项链这些,什么新潮的她都有……曾经一度我以为,她家里条件肯定相当好,不然照她这种消费,一个月3000+的工资根本不够用,直到最后,我看到财务换了个小姑娘,一打听才知道,之前那位,因为挪用公款被发现,被辞退了!更厉害的是:其他部门很多同事沸腾了,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借了一部分钱给这位美女同事,多的有上万的,少的也有千儿八百的,好家伙,累积起来好几万呢,而这位同事被辞退以后,把所有老同事都拉黑了,联系不上了,可想而知,那些借出去的钱,都打了水漂……我暗暗庆幸我跟这位同事一直没什么交情……

这位同事,最后走到这样的地步,其实我觉得她如能认清自己的现状,换一种生活方式,摔过的跟头未免不是一件幸事,基于此事,总结一下拿铁效应:

生活的任何消费要量入而出,赚多少花多少这是对自己最起码的负责,建议强制储蓄,工资的三分之一用来储蓄,为未来做规划,拒绝拿铁,也就是尽量拒绝那些不是必须的,但是又没多少钱的花费。

大家从我这位同事身上总结出一些什么,欢迎分享[玫瑰][玫瑰][玫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巴赫   大厨   大卫   效应   新潮   多少钱   耳环   指甲   食堂   精致   同事   年轻人   工资   玫瑰   财务   标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