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收”和“放”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的支柱之一,也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基层共青团工作是根基,支撑着整个共青团发展的大局。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收”和“放”,务必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着力从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三处深化共青团工作,鲜明正确价值取向,彰显时代赋予的使命。

政治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是做好青年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基层团组织机构涣散,缺乏鲜活力、凝聚力、向心力,导致部分青年群众思想立场不坚定、思想取向不清晰、思想政治不纯粹。共青团工作必须要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必须要把具体工作落实到基层共青团。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胆识和魄力,狠抓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建设,保持基层共青团的政治纯洁性。基层团委要把握大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共青团在现阶段的任务,发动起青年员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针对项目部团支部工作情况,结合青年员工实际,深入开展民主座谈会等特色活动,同时组织精彩纷呈的活动,引导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共青团工作,紧密围绕在团支部,牢记政治使命,了解党的政策和主张,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

先进性:激发青年群众涌流创新活力。先进性是共青团的旗帜,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向。一是要做到理论创新。基层团组织首先要抓好自身建设,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虚心接纳党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对于马克思理论的最新阐述,不固步自封。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引来先进思想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群众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要加强教育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繁荣,物欲横流,精神消褪。广大青年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创造历史的一份子,思想易受到社会浪潮的影响,难免误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基层团组织要持续加强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内容,从多层次、多方位的角度不断提升青年群众的思想品德、道德素养、政治觉悟。努力培养“四有”新人,为祖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栋梁之才。

群众性:密切同青年群众的关系。群众性是共青团的根基,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力量源泉。一是以人为本。基层团组织的一切工作务必以青年群众为出发点,必须要牢牢夯实青年群众基础,使广大青年群众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团组织的存在感,不断提升服务于青年群众的密实度和高标杆;二是健全机制。密切同青年群众关系的工作不能紧一阵子、打个幌子、做个面子,必须要强化监督和管理,发扬较好的经验和做法,作为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共青团工作持久发展。基层团组织要本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肩挑起青年群众工作的重任,重视青年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最大程度地为青年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发挥自身长处,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综合型人才,而且为组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储备人才。

基层共青团工作该如何走,无外乎两个字:“收”和“放”。“收”就是基层共青团工作要牢牢抓、常常抓,持之不懈;“放”就是基层共青团工作要实时新、贴实际。基层共青团工作应作为组织“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挖掘在组织发展中的协同带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团支部   基层   共青团   共青团工作   政治性   团组织   群众性   群众   员工   理论   思想   政治   青年   组织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