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发展格局 激发企业新活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发展阶段、环境及条件变化,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适应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企业战略转型,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保持战略定力 立足国内大循环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这个循环要畅通起来,就必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特别是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要更加适配。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这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民营企业始终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持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从美国频频打压中兴、华为的行为中可见一斑。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中低端产品同质性较高、品牌个性化不强、消费升级动力不足等问题,甚至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依旧存在被其他国家或组织“卡脖子”的问题。

民营企业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消费量级的激发和产业链升级“卡脖子”问题突破,是提高经济供给质量、打通“双循环”的关键攻坚点。因此,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并制定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和规划,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提高创新研发投入,实施战略目标明确、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同时要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参与专业化协作配套,在细分领域和细分市场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系统建设,积极投身新基建建设,培育新型消费,融入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大格局,更好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 参与国际大循环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比较优势,推动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我国产业链和需求市场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目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新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民营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要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关系。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只要我们坚持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必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二是要深入对接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高端合作、深度合作,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能“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抓住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平台,组织开展经贸投资合作洽谈活动,吸引更多世界500强、国际领军企业来国内发展。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引进一批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本土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民营企业的出路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民营企业的潜力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激发企业新活力,以自身产业优势助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格局   双循环   大循环   对外开放   国内市场   民营企业   机遇   活力   优势   需求   领域   战略   我国   国家   国内   旅游   国际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