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武夷山,以山水出名,却少有人知,这里藏着一块很特别的巨石。


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在武夷山的武夷宫,是在武夷宫的原址上复建的。有那么一块巨石刻字的石碑,就位于此。刀钝刃乏的痕迹在这块石碑上,有着各种刀斧的痕迹。据说,在兵荒马乱的年岁里,当地的山民很多并不识字,只是把这块质地坚硬的巨石,当成了现成的磨刀石用。后来渐渐的,当地山上捕猎也好、做茶也罢,都习惯在这块石头上磨刀。当地人更是戏称这是世界最大磨刀石。


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直到后来史学家研究起武夷山的历史,才无意间大仙这块被人戏称为世界最大磨刀石的竟然是朱熹真迹。


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在武夷山武夷宫内,耸立着一块高3.7米、宽1.5米的巨碑,这就是198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的“刘公神道碑”。神道碑是旧时立在死者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用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刘公神道碑”就是记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刘子羽的生平事迹的石碑。


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刘子羽被聘为参议军事。张浚力保四川,得力于刘子羽之功居多。绍兴二年(1132年),刘子羽任利州路经略使兼兴元府知府,为保川陕又屡立战功,使南宋半壁江山得以保存。后秦桧当朝,刘子羽不附和议,得罪了秦桧,于绍兴八年(1138年)罢归武夷。绍兴十六年(1146年),他含恨去世,葬于原籍五夫里的蟹坑。由于当时他得罪于投降派的权贵,所以丧仪简约,身后萧条,既没有谥号(“忠定公”是以后由孝宗封谥的),也未建立神道碑,甚至墓前的幼树已经长成大树,他的子孙仍然没能在他的长眠之地刻碑铭勋。对此,刘子羽的长子刘珙深感内疚,临死前不得不把立碑的夙愿托付好友朱熹。他在写给朱熹的遗书中说:“珙不孝,先父之墓木已拱,而碑未克立,盖有待也。今家国之仇未报,而珙衔恨死矣,以是累子,何如?”《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朱熹不负好友之托,亲撰并书写他的义父刘子羽的神道碑,并函请张浚之子、南宋著名学者张栻用篆书题写了碑额。在长达3725个字的碑文中,朱熹以酣畅的笔墨歌颂了崇安籍的抗金名将刘子羽协助南宋初年宰相张浚,开辟川陕第二战场,确保南宋半壁江山的军功和政绩,列举了他和崇安籍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浴血保卫四川的几次惊心动魄的战斗事迹,歌颂了刘氏祖孙三代英勇抗金的功勋。碑文文字精练明快,情感深沉,是一篇传记文学的佳作。


在当年被用成世界最大磨刀石的巨石,竟是朱熹真迹碑刻


现在,你还以为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磨刀石吗?它,可是朱熹为刘公写下的神道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磨刀石   朱熹   巨石   身后萧条   武夷山   生平事迹   碑刻   绍兴   神道   真迹   碑文   半壁江山   戏称   石碑   南宋   名将   死者   当年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