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随笔:新疆的年味,睡在巷里的人都是满满祝福

如果有一天,

在村中看到一匹带着鞍鞯的马在路边驻足,那是一位可爱的哈萨克喝醉了;

如果有一天,

你在村中看到有好几匹带着鞍鞯的马在路边驻足,那是汉族过年了。

新疆的年,总是伴着大雪,因此顺着马,继续往下看,会看到一个雪洞,走近雪洞,里面种着位裹着羊皮大衣的牧民兄弟。

新疆随笔:新疆的年味,睡在巷里的人都是满满祝福

当然,这些都是酒量稍差且骑术不精的,酒量好且骑术佳的不会从马上摔下来。他大抵是这样,在马上先向一边倒去,待与马成为90°角时,突然惊醒,努力坐直,但因用力过度,又倒向另一边。周而复始,倒来倒去,倒回了家。我曾经就亲眼看着一位大叔表演了这一神技,赞叹不已。

穆斯林到汉族亲戚家拜年,从不吃饭与菜,他甚至不喝汉族人家中的茶。唯一能吃能喝的就是:干果、巩乃斯或者伊力特。因此,大年初一时,很多与汉族人有交好的民族大叔,会骑马前往汉族村庄拜年,每家都不会拒绝给予一杯酒与几碟干果。酒量好的人能喝两个巷的量,酒量差的会睡在第一个巷头的雪堆里。

新疆随笔:新疆的年味,睡在巷里的人都是满满祝福

肖尔布拉克

伊犁地区产酒,有名一点的伊力特曲和肖尔布拉克,还有一款叫巩乃斯大曲的(可惜倒闭了),厂区就在新源县二中旁边。我有幸在二中上学的时候,每天早晨,学生出操,酒厂出酒糟,整整喝了两年的酒糟味道。一群孩子在酒香味中成长起来,显得甘醇清爽!至于内地人说的夺命大乌苏,不是笑话各位,可爱的新疆大叔喝起来不按瓶算而按天算,从早晨开喝直到晚霞铺路。

鞭炮是孩子过年最好的玩具,那时候礼花显得奢侈,简单的大地一片红就已很是高端。有钱的会买很多,没钱的也会买个两挂,一挂大年三十放,一挂初一早晨放。孩子们喜欢等鞭炮响后去炸开的雪窝里找未能爆炸的炮竹。当成宝般攥在手里,吃过午饭便开始花样炫技:点完甩到天上,看谁丢的高,埋在雪窝看谁炸的洞大。当然会有失手,那个年代的孩子总归会被鞭炮炸一次,那种木木的疼和黑黑的手至少要三五天才能恢复正常。这里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新疆随笔:新疆的年味,睡在巷里的人都是满满祝福

这是最近的年夜饭,以前可不是这样


农历二十七、二十八,村庄里开始飘起了油炸麻花的香气。过年父亲大展身手,麻花、馓子、猫耳朵、油果子等总归要有,鸡、鸭、猪、羊也得齐备。四川人的香肠、山东人的饺子、河南人的馍在一个山村里欢聚一堂。那个时节大棚还不普及,青椒比肉贵,过年有盘青椒炒肉,奢侈,非常奢侈!

农历二十九,母亲会安排我们洗澡,煤炭炉子烧得通红,土墙屋内温暖如春。小孩洗完,穿上母亲新做的的确良衣服,倍感精神。新疆的煤炭炉子多采用铸铁烧制,圆圆的炉膛,用铁皮管连接起炉子和火墙(不知道什么是火墙,可以参考下东北的炕,却别在于一个是躺在地上,一个是竖在地上),温暖异常。火炉唯独对小孩不太友好,不信,可以抓个三十岁以上的问问,当年是否有被火炉、火钳或者火钩烫过或是新衣爱上了火炉,而被胖揍一顿的往事。

新疆随笔:新疆的年味,睡在巷里的人都是满满祝福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少数民族还是汉人,过年是除六一以外最喜爱的节日。大年初一到初八,你只要厚着脸皮到每家拜年,总会收获一把糖或是干果。因此机智的伙伴会在家准备一个大的塑料袋,规划好路线,从村东绕到村西。积沙成塔,装满储备。那些吃零食比较节制的,往往半年后还有存货,而我刚好是那种缺少节制的人,过了十五,就得臭不要脸的趁伙伴们的糖吃。

记忆虽然零散,实在美好!那时的欢乐总归难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新疆   鞍鞯   汉族   汉族人   酒糟   骑术   火墙   干果   炉子   火炉   酒量   鞭炮   大叔   奢侈   随笔   孩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