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步虚山是鼎湖峰的后山,它东西走向,东接高天坪,西为石笋漏,南为下官坑,北俯板堰,海拔高364米。“步虚”是道士在醮坛上边唱诵词章、边绕神座游走的动作。它的西头原与鼎湖峰为一体,后经流水的冲刷和寒暑的风化,慢慢自然崩塌分离,形成许许多多尖柱状的石柱。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上步虚山,有步行登山道,也有缆车。导游建议我们:乘缆车上山,可观山貌;步行登山道,路陡且因绿遮挡,看不到沿途风光,可下山体验。我们从黄帝祠宇南小道直上索道站。天空晴朗,能见度高,正是赏景好时光。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下索道,登上海拔365米的山顶,迎面就见步虚亭立于鼎湖峰身后的山巅。据人说建亭时,曾挖出石砚、石笔,可能是古人祭天时供奉神仙之物。亭外有金庸“鼎湖望河山,气象万万千,君欲脱凡尘,抬脚可登天”题刻的石碑。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极目四望,仙都美景一览无遗。西望鼎湖峰,状如方柱,气势磅礴,前湖诸村,历历在目;北望山如龙蛇,溪如丝带;东望马鞍山,宛在九重;南望仙都各仙山横列,山风松涛更为壮观。正如谢灵运在《山居赋注》中所云“方石万丈,下有长溪,亦是缙云之流云”。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沿登山道下山,换个角度看那山、赏那石、观那湖,又是一番风景。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步虚山山腰处傲立三块奇石,左边奇石顶端长了一颗棵松树,谓之妙笔生花,此为一奇,中间奇峰有如头朝南方,昂首向天的天狗,谓之天狗望月,此为二奇,右边奇石像猫头鹰面向鼎湖峰而立,守护着仙丹,三奇石共同组成‘山’字,加上观景的游客是一个‘仙’字。此称为:斗岩三奇。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秋游仙都鼎湖峰(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鼎湖   柱状   松涛   缙云   石笔   马鞍山   词章   下官   石笋   妙笔生花   天狗   山道   索道   缆车   海拔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