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从官宦出身到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从官宦出身到开国皇帝

(历史小萌新《宋史》卷一的略读)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哈姆雷特》

最近开始尝试读宋史,凭借浅陋的历史积累,简单来看一下宋太祖的开国历程。

一.家世出身

太祖,是宣祖的二儿子,母亲杜氏。此处说明了赵匡胤的家世背景,宣祖是赵弘殷,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据《宋史》记载,927 年,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当时红光绕室,奇异的香气一夜没有消散,身体上有金黄颜色,三天没有变,宋史这种描述,体现了出身不凡,暗示了后面必有大作为。那么可见赵匡胤是官宦出身,并且长大后父亲正式给他取名叫赵匡胤,也寄托了很大期望,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又说太祖相貌雄伟,器度豁达自如,学习骑马射箭,则在常人之上。曾经试骑一匹脾气凶恶的烈马,不用嚼口马鞍,烈马奔上登城楼的坡道,太祖的额头撞在门框的横木而从马上摔到地下,人们都认为太祖的脑袋一定撞碎了,只见太祖慢慢站起来,再次追赶烈马飞身跳上,一点也没受伤。结合家庭背景影响,不难看出武将家世很好地培养了他,弓马骑射娴熟,武艺高强,超出常人。这一改我对皇帝武艺不精的片面看法。

二.命运转折

命运,是一个很飘渺的东西,有人相信命运,走到了塔顶,或者坠落到崖底。

继续往下看,后汉初年,太祖四处漫游却没有获得机遇,这句话省略了很多细节,为何四处漫游,甚至直白些,出身官宦,为何要流浪呢?因为家庭衰落,生活实在是难以为继,其父赵弘殷在唐庄宗被杀后备受冷落,赵家逐渐衰落。到了赵匡胤21岁时,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怎么会浑浑噩噩度日,为谋取前途,便辞别父母和成婚三年的妻子,离家外出闯荡,但是只是长时间没有机遇。但是很快就迎来了转折点,他在襄阳寺庙中借住,有位老和尚擅长看相算命,看了太祖后说:“我给你足够的旅费,你朝北走就会有机遇了。”生逢乱世,太祖应募在周太祖军帐下供职。后周广顺初年,太祖补为禁军东西班行首,任滑州副指挥。周世宗任开封尹,太祖转任开封府马直军使。周世宗即位当了皇帝,太祖又执掌禁军。赵匡胤到了未来皇帝的门下,由此走上了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奠定了一步步上升的基础。


宋太祖赵匡胤从官宦出身到开国皇帝

三.南征北战

我们单枪匹马闯入这世间,只为活出属于自己的所有可能;愿你这一生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

北汉来侵犯,周世宗率领军队抵御来犯之敌,在高平摆开战场。高平之战,赵匡胤作战骁勇,显德三年(956 年)春天,太祖跟随周世宗征伐淮南,冬天,跟随周世宗征伐壕州、泅州,充当前锋。攻下楚州,平定淮南。显德六年,周世宗北伐,太祖担任水陆都部署,平定关南。周世宗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 周世宗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当时张永德任点检,世宗卧病,回到京城,任命太祖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用来代替张永德。周恭帝即位当皇帝,太祖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至此,赵匡胤大权在握。

四.黄袍加身

 显德七年春天,北汉勾结契丹进犯后周,朝廷命令太祖率领军队抵御敌人。大军到达陈桥骚,军队里一名懂得天文的人苗训招呼门吏楚昭辅看太阳下面还有个太阳,黑光来回摇动了很长时间。这天下半夜,军中将士集中在骚门前,当众宣布策立点检做皇帝,有人劝阻将士,大家也不听。天快亮的时候,将士们来到太祖寝室外,太宗进人房间向太祖报告外面发生的事情,太祖起身。军校们手里拿着兵器排列在庭院中,说:“现在军队没有主人,我们愿意拥立太尉当皇帝。”太祖还没有来得及答话,就有人把黄袍加在太祖身上,大家围着他下拜,高喊万岁,立即扶太祖上马。太祖拉住马疆绳对将领们说:“我的号令,你们能够听从吗了众将下马答道:“一定听从命令。”太祖说:“太后、皇帝,我都北面侍奉他们,你们这些人不能惊扰冒犯;各位大臣都是我的平辈同事,你们不得侵犯凌侮;朝廷的府库、官宦百姓的家庭,不得侵犯掠夺。听从命令有重赏,违抗命令就杀你们的头。”将领们都再次下拜,严整队伍返回开封城。后周副都指挥使韩通计划抵抗,王彦升情急之下把韩通杀死在他家中。


宋太祖赵匡胤从官宦出身到开国皇帝

太祖进城登上明德门,命令将士回到军营去,自己也回到官署。过了不久,将领们拥着宰相范质等人前来,如何让后周臣子服从?赵匡胤一边哭诉一边自责,太祖见了他们,低声哭泣着说:“我违背天地,今天到了这种地步,这是马上就要篡权登基的赵匡胤,十分尴尬的一刻,此时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将历史往前推一把。作为赵匡胤的贴身侍卫,罗彦瑰从他身边走出,列校罗彦瑰手按宝剑高声对范质等人大喊:“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说:“我们这些人没有主人,今天一定要有天子。”范质等人互相看看,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于是退到台阶下列队下拜。太祖召集文武百官,到了黄昏时,文武官员已排定了位置。翰林承旨陶谷从袍袖中拿出周恭帝的禅位制书,宣徽使引导太祖到了殿前庭里,北面下拜接受制书后,又扶着太祖登上崇元殿,换上皇帝的衣帽,登上皇帝宝座。把周恭帝和符太后迁到西宫,把恭帝改为郑王,而尊奉符太后为周太后。

  建隆元年(960 )春正月初五,大赦天下,改用新纪元,定国号为宋。公元960年,赵匡胤登极,立国号宋,改元建隆。一幅长达三百年的锦绣画卷徐徐展开,中国历史步入了辉煌灿烂的大宋王朝。而这一年,赵匡胤仅仅三十三岁。从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到君临天下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只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官宦   太祖   宋史   出身   淮南   皇帝   后周   烈马   家世   将士   太后   将领   天子   军队   命令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