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复他,我生下了孩子

为了报复他,我生下了孩子

1

林子哭着和我打电话。其实也没有别的事,就是老爸喝完酒又打老妈了。林子还没恋爱,现在对婚姻特别的恐惧,觉得男人都不靠谱。特别怕遇到和老爸一样的男人。

林子记忆里的大部分恐惧,来自爸爸的暴戾,妈妈的懦弱。对于她来说,家的温度从来都是10℃以下——阴冷、冰凉。

上大学的那一年,妈妈抱着她哭了好久。说她一个人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说她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妈妈把外面描述成了一个狼窝,把男人描述成了狼窝里面的狼。

她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和他爸爸一样。就如她同宿舍好友爸爸就是一个温和的中年男人。

在一个醉酒的夜晚,她们打开心扉,聊起家庭。

在那晚林子才知道,舍友内心的自信和满足都是家庭给的。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人的气质、谈吐、格局完全是不一样的。

从那以后,她开始考虑一些自己之前忽略的事情,比如说服妈妈离婚。

过年的时候,父亲照例喝醉酒,照例对着妈妈一顿揍。妈妈无助的抱着她,林子安慰了好久。当她鼓足勇气说:妈妈,过不下去,就离婚吧!

后面的话,她还没有说。妈妈就一把掌打在林子的脸上。

这一巴掌,打醒了林子。妈妈的不幸是她自己不愿摆脱这场婚姻。结婚几十年,大半都是在抱怨、隐忍中度过的母亲,已经麻木了。

为了报复他,我生下了孩子

2

后来她越来越发现。母亲向她诉苦其实质是想让她联盟,一起来怨恨父亲,而不是想逃离父亲。

慢慢的林子越来越抗拒母亲的诉苦。母亲顺利的察觉到了,连她一起怨恨。由以前常挂在嘴边的“你爸爸~~~”变成“如果不是为了你有一个完整的家,我早就跟那死鬼离婚了!”

母亲顺理成章的把自己一生经历过的苦,都归结到她身上。

林子生气,但也只能生气。

她怒斥她妈妈:“我以前就让你离婚,你不离,现在到来折磨我了。要离你就离啊,畏畏缩缩的干嘛。老爸对外面任何一个人都比对你体贴,你还执迷不悟。”

婚姻里,女人没有地位,没有思想,没有自由,完全被动,还成了男人情绪的发泄品,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人间烟火可言。夫妻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各过各的生活,日子可以凑合,家怎么能凑合呢?

委屈,男人对她视而不见。有时候想主动靠近男人的心,男人不给任何机会。冷冰冰的对她,凶她,还精神上折磨她。

痛苦,煎熬,但是不敢离开男人。在潜意识里,离开男人就什么都没有了。在这个男人身边,虽然家支离破碎,但至少还是孩子的母亲,还算是一个完整的家。

好多男人也抓住女人的这一点:在婚姻里,女人你爱怎样就怎样,反正和我无关。我不主动提离婚,因为再婚成本太高。也不留下出轨的证据,就冷落你,就让你做一个活寡妇。看到你落魄,再来嘲笑、讽刺。拒绝正常的交流,拒绝走心的沟通,你单单是孩子的亲妈,照顾好孩子就足够。

3

为了报复他,我生下了孩子

女人,一提到孩子就心软,也很心痛。一直说服自己“一切为了孩子,该忍的就忍吧。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孩子的亲爸。”

不敢提离婚,更不敢坚持离婚。宁愿一辈子活埋在婚姻里,也不想做一回真的自己。

不离婚对孩子就好吗?林子恐惧异性,就是家庭带来的结果。

萨提亚说: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时,其实是父母根本不知道怎么爱他自己。

婚姻里,女人总是在做这段关系的情绪照顾者。可是常常还是被男人冷落。冷落的女人开始抱怨,一抱怨关系越走越远。

不是说每个女人都要成为女强人,而是每个女人都要靠自己站起来。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也因此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是林子对母亲最大的失望。但是自身又因为原生家庭的烙印,迟迟不敢恋爱,更不敢结婚。

内心被童年戳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洞,自己浑然不知。

只是聊天到最后,她说:如果不是我的父母,我绝不会现现在这样痛苦。对于我母亲,顶撞她以后内心又十分的内疚;对于我父亲,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正常的面对他。他们的痛苦,在我这里反而加倍了。甚至觉得,他们早该离婚的。”

这些藏在她内心的话,也只有和我说说。说完以后,继续带上面具做一个积极阳光的女孩。

4

阿玛巴关说:“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所有人际关系都反映了你与父母的关系,所有关系都会真实反映你与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事。”

如果林子的母亲知道这一点,会不会在林子还小的时候就走出婚姻。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将痛苦加倍压在林子身上。让她在成年以后依然限制在童年的创伤之中,并且越陷越深,苦苦挣扎。

林子的母亲在半死不活的婚姻里苟且,自己不努力爬出火坑。在看不到婚姻未来的男人身边消耗青春,也消耗了母女深情。

一个女人,在这样的婚姻由姑娘熬成婆,或是由无知少女熬成怨妇。以为受伤的是自己,以为家庭亏欠的是她,其实呢?不是。

真正的受害者是亲眼目睹自己至亲反目成仇的那个孩子。

丈夫和妻子,实际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还能说什么。心理学家戈特曼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发现:当丈夫允许妻子影响他的时候,妻子对婚姻的满意度就会增高。女人是感性动物,越对她温柔,她就越温柔;对她越是忽略,她就越得理不饶人。

只要林子父亲多关注母亲,尊重母亲,满足一下母亲的需求,林子的母亲应该是另一种模样,家也是另一种模样。

很大程度上,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决定家的温度。温暖的家庭,常常是父亲愿意考虑母亲的感受。父母之间相互包容,彼此相爱。

家是避风港,如果家没有温暖,还不如桥洞。爱孩子不是单单给一个名义上的家而是给予更多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孩子   狼窝   这一点   林子   内心   父亲   痛苦   母亲   父母   婚姻   妈妈   关系   家庭   男人   女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