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二):《十日谈》

电影观感(二):《十日谈》

帕索里尼(右一)和《十日谈》

电影观感(二):《十日谈》

《十日谈》是1971年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执导的一部剧情片。影片改编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这部小说很值得看!)

该片获得了1971年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影片由七个故事组成,情节如一幅幅风俗小品。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两次被骗。但最终发了财;第二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冒充聋哑人混进修道院,乱了修女们的芳心;……故事之间穿插着帕索里尼扮演的乔托和弟子们画壁画的场景。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来看,确实有独到之处:奇葩、幽默、离奇、荒诞,甚至闹剧。但也很无趣,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很难把电影看完。如果对原著缺乏了解的话,即使看完了,也未必能领会影片的主旨:揭露教会虚伪的本质,对人性解放的肯定。这样的影片,也只有帕索里尼才拍出来。

帕索里尼拍电影大多用的是群众演员。这些群众演员成了帕索里尼的御用演员,有的男性甚至成了帕索里尼的情人。这可能就是我们说的潜规则吧。但爱情应该是两厢情愿的,所以帕索里尼在《十日谈》中,也大胆地诠释了性。不知诸位对影片中的性爱情节持何态度?

对帕索里尼的电影有争议,很正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只能说,这部影片,不看后悔;看了,可能更后悔。它不是情色电影,也少惊险刺激,演员的颜值也不是很高。带着猎奇的心理,看这部影片,肯定会后悔的。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也许未必能真正领会影片的“美”。

帕索里尼不愧为大师!

友情提示:

看电影《十日谈》之前,最好读一读薄伽丘的原著《十日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两厢情愿   聋哑人   思想性   智者见智   电影   意大利   观感   原著   群众演员   情节   演员   后悔   年轻人   影片   故事   旅游   柏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