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去看大水井之前,我一直小瞧它——不就是一楼老井吗?我甚至有点不屑。

当我慢慢走近李氏宗祠的时候,被它的气场镇住了。

拾阶而上,“青莲美荫”几个字映入眼帘。奇特的朝向,不规则的设计,外观上就显得独特。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走进院门,眼前一亮!

宅子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中式的外观里面竟然掩藏着一排西式的走廊,前廊拱卷欧式方柱粗壮挺拔,雕凿精美,堆塑华丽。虽然褪色了,但是看得出之前是彩色的涂料,它和白墙黛瓦和谐地融为一体。200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青石板铺就,一楼是抬高的设计,防潮沥水。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听导游的解说才知道,这大宅院很有来头的——它之前是权倾一方、富甲一地的土司的家产,解放前是李氏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体的“土围子”。后来其后代沿袭扩建,历经百年,建成眼前的格局。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喜欢这宅子,如同素颜的她,纯美清新。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均保存完好。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庄院的西南部分基本为老宅旧貌,始建于明代晚期,木架木壁,古朴典雅,民族地方特色浓郁;东北部分为清乾隆后李氏不断改修扩建,砖木并作、中西合璧,潇洒气派。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庄院两端有小姐楼及绣花楼各一座,一东一西,遥相呼应,造型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所有现存的深宅大院中,绣楼也是备受游人青睐的建筑。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更奇的是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24个天井,174间房屋竟然没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木骨架,回廊彩檐吊脚楼,按“风水”、“八卦”及地理条件,环环相扣,互相依托,互为衬顶,布局随心所欲,恰到好处,而又不乏严谨,下雨天,到庄园每个房间都不会湿脚。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整个庄院内窗棂花样及柱础浮雕多达20余种,依天井而形成各自的风格,或刻或雕、或方或圆,一室一景,形态各异。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非常喜欢东西这两个主人房。中式的雕花大床,西式的贵妃躺椅;中式的桌椅,西式的地毯——中西合璧,恰到好处,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原室内陈设典雅精致,床、案、椅、几全以红木制成,或镶或嵌、花样繁多。现存家具近百件,多数流散民间。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用三百余年的苦心打造了李氏封建王朝的堡垒,揉合成了一首兴业发家的神曲,谱写了庞大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现大水井李氏庄院建筑面积多达6000平方米,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鳞次栉比,规模宏大。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这也正是大水井名字的来历。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宗祠修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整个宗祠的建筑风格与南方汉族的祖祠几乎没有差别。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相传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坚守宗祠,因水源被断,不得不投降讲和,后来才建起了这座坚实的城墙。当我们看到这口水井时,不禁有些失望,因为它太小了,而且水已经变得有些污浊不清了。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年间,由东而西多次兴建,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大水井古建筑群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土家人固有的心智所展示出的文化底蕴。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那一个个窗饰,一处处石刻,仿佛是凝固的音符,组成一部无声而恢宏的土家民居建筑交响乐,穿越历史和时空在耳边久久回荡。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关于大水井李氏家族的兴衰,当地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传说,它们像是诡秘的影子,令人难以捉摸。也许,一切秘密都隐藏在了墙头屋瓦之间。

三百余年的风霜雨雪与兴亡更替,如同这张竹椅,沉默不语......

大水井背后隐藏的那些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水井   土家   庄院   宗祠   宅子   中西合璧   宅院   天井   雕花   兴衰   浮雕   围墙   恰到好处   家族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