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处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但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而今,报国寺又秉承数百年之文脉,成为书市文化广场,实为盛世之举。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琉璃厂   神宗   崇文门   卢沟桥   嘉庆   历历可数   西城区   成化   辽代   角楼   书市   京师   北京市   遗址   观音   公元   规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