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港边:富硒红薯富乡亲

红薯原本是不起眼的农产品,听说横峰县港边乡的红薯产业很有名气,于是慕名来到实地探访,善塘村就是该乡种植红薯的村之一。

横峰港边:富硒红薯富乡亲

说起红薯产业,乡党委书记曾婷婷如数家珍,据曾书记介绍,善塘村种植红薯有4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让这里红薯声名远扬、身价倍增的却是近几年的事。这与两个人有关。一位是省人社厅原驻港边扶贫工作干部,他把这里的红薯拿去检测,结果硒含量竟然是其它地方红薯的10倍多,从此富硒红薯成为港边亮眼的招牌。另一位是善塘村支部书记杨金彬,有个广东的客商把鲜食的果薯引进港边乡,试种成功了,杨金彬看着新鲜,就把果薯拍了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里,结果引来很多订单,每斤卖出了6.8元的高价。2015年,杨金彬帮助村民推销了4000斤,接下来的两年他继续在朋友圈里卖出了2万斤,价格都是每斤6.8元。2019年,杨金彬自己试种了50亩“烟薯25”品种的红薯,居然卖出10多万斤,价格依然坚挺在每斤6.8元。

横峰县乘势在田园党建中,成立了葛薯行业党支部,任命杨金彬为支部书记,2018年,县里推荐他带着红薯参加了全省第一个丰收节,让港边红薯登上了丰收节的长桌宴。港边乡党委政府看准了富硒红薯的商机和潜力,从2016年起,连续举办四届红薯节。

横峰港边:富硒红薯富乡亲

善塘村党支部书记杨金彬告诉记者,“薯”名远扬的善塘村以红薯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和家庭农场风生水起,每年红薯开挖季节,周边县市区的学生、游客纷至沓来,体验亲手采挖、现场品尝红薯的乐趣,不断为港边红薯品牌增加热度。

红薯成了善塘人增收的主要支柱,全村441户今年共种果薯100多亩、淀粉薯500多亩。去年,贫困户李元生仅在杨金彬薯地里打工,收入就超两万元,加上公益岗位工资、种粮种薯的收成,早已把贫困户帽子甩得远远了。(俞持富、艾世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红薯   党支部   横峰县   横峰   乡党   鲜食   贫困户   如数家珍   纷至沓来   县里   收成   全村   乡亲   书记   产业   朋友   价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