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球局长:以书为伴,修行致远

宋代赵恒在《劝学诗》写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内容创作者,网上有关读书重要性的文章,多如牛毛。今年4月,我局团支部拟开展“读书月”活动,向我约稿写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我想就读书这个话题,与我局干部职工分享一下体会。走出校门,我们成了社会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面临数不清的困惑:为什么有人知识广博、见解不凡,而我孤陋寡闻、思想空洞?为什么读了十多年书,我们用起母语还是这么吃力,尤其在工作中,解说条理不清、缺乏逻辑,写篇材料,绞尽脑汁却辞不达意。为什么有人情商高,人缘好,而我却做不到?为什么我努力工作,成效和认可度却不高?面对难题,为什么有人游刃有余,而我束手无策?面对压力,为什么有人举重若轻,而我身心交瘁?21世纪,知识或说信息日新月异,如何避免抱残守缺,做到与时俱进?种种的问题,已没有老师为我们解答,需要我们去自行探究。这种迷茫,源于我们在学校没有学过对应的课程,或是理论与现实还存在差距,我们不知所措,甚至无所适从。解决的办法,唯有通过学习,丰富思想,自我突破,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迭代新思维,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

学生时代,我们每天主要的任务是规定科目的学习。作为社会人,与学生时代相比,我们没有硬性的学习科目、分数标准、固定教室和老师面授,需要自定方向、自主学习。然而,每天的工作、家庭和生活,都占用了我们的大量精力,互联网上的各种游戏、交友、娱乐软件充满诱惑,拿起手机,就难放下,甚至耗尽我们业余的时间。这让我们错觉“忙得没空学习”,一旦有了这个借口,我们就心安理得地宽慰自己——“等有空的时候去学”。

有空的时候,我们又面临一个新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学习?向高人学?需在社交圈有这样的师友,且时间成本高,谁愿意经常免费或廉价来教你。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培训课程?当前是“知识付费”的时代,这需要投入不菲的金钱,或是因为固定上课时间,与我们的工作或生活发生冲突。搜索网络免费资源来学习?不仅难以找到匹配的教科书,多数情况下,免费的网文和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点:碎片化!零敲碎打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充分利用被分割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让我们跌入“盲人摸象”的误区,因为学得不够系统全面,导致认知不全,甚至认知错误。相比而言,无论从时间的灵活性,还是在财务成本上,阅读专著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学习方式。

然而,读书是一种艰难困苦的高级心智活动,需要打通五道“经脉”:一是“没空读”。专著是系统的知识集成,阅读需要大块时间。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挤出时间,才能静心阅读。二是“读什么”。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从何读起,出现“选择困难症”。其实,有两个简单的方法:你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你缺什么,就补什么。三是“读不进”。手捧书本,看了几页就分神,或是犯困。一旦中断,就难重启,书被束之高阁。这种状态下,可以尝试做摘抄,强迫自己读下去,久之,就会养成开卷有益的习惯。读的书越多,阅读的“段位”就会进阶,读书的效率会更高,收益也会更大。四是“收效差”。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读了好几本书,没能看到自己有明显的提升,仿佛收获甚微。我们应该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每天吃饭,似乎没有长高长壮,其实潜滋暗长,尤其到了青少年时期,几个月不见,就长高不少。读书也需要一个这样的积累,才能见效。五是“用不来”。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读了几十本书,做了不少的笔记,但在现实中,似乎也没用上。——这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每本书的作者都是位“高人”,以图文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以前的知识和现实中的疑惑,边读边思边记,从而融会贯通。然后,集众所长,归纳、总结、提炼,建立这方面的知识体系,最终达成“大道至简”,必能运用自如。比如,有关情商的文章和书籍泛滥,其实都归结为:情商是一种与人相处,言行让人感到舒适的能力。按这种返朴归真的“道”去做,我们完全就可以抛弃那些“百家之术”……

人类进化为地球的主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发明了文字。借助图文,知识代代相传,促进了人类不断发展和完善。书籍承载了信息传播的功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人类通过读书,解码图文信息,实现内生成长。在喧闹的世俗中,让我们静下心来,捧起书本,聆听前贤的教导,品读人生的苦乐,修养德行,不断突破,成就一个更加优秀的自我!(吴晓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团支部   新思维   专著   书本   科目   认知   情商   局长   人类   方式   图文   时间   知识   时代   旅游   工作   文章   吴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