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江苏丨苏州吴中:漫步宝带桥,宝带串月

苏州市吴中区,是运河滋润出的一片文化胜地。作为京杭大运河颇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一个段落,这里不仅拥有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带桥,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龙桥,著名景观澹台湖等,更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宝带桥

宝带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石质连拱桥。位于苏州古城东南、澹台湖东口,属吴中区城南街道。南北跨澹台湖,连接着运河古纤道,是古代江浙漕运要道。现长317米,宽4.1米,有53个桥孔,中间三孔略高,便于大船通行。两侧桥堍呈喇叭形,宽6.1米。桥两端各有石狮一对。桥北有石亭、石塔等,供行人憩赏。

美丽江苏丨苏州吴中:漫步宝带桥,宝带串月

宝带桥设计精巧,施工严谨,造型优美,在桥梁建筑艺术上独树一帜,是我国古桥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拱桥,与河北赵州安济桥、北京卢沟桥等被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宝带桥成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地名由来

据史志记载,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以木架桥。

美丽江苏丨苏州吴中:漫步宝带桥,宝带串月

唐代为发展漕运业,将南方的粮食、贡品快速送上京城,苏州刺史王仲舒在运河西修筑塘堤阻挡风浪,并作为船夫挽舟的纤道,又拟在澹台湖东口建造长桥以衔接纤道,但缺少造桥资金,王仲舒即捐出自己官袍上的宝带,变卖为资,带头造桥,百姓即以“宝带”为桥名。因桥长一百多丈,民间又俗称为“长桥”,此为现吴中区长桥街道的得名由来。

岁月更迭

至南宋绍定五年(1232),郡守邹应博重修,始易木桥为石桥。明正统七年至十一年(1442-1446),巡抚侍郎周忱主持重修,据陈循《重建宝带桥记》云:“桥长千三百二十尺,洞其下凡五十有三,而高其中之三,以通巨舰。其用材计石二千六百丈,木四万二千五百株,灰二十四万三千六百斤,铁一万四百斤,米二千六百石。”

美丽江苏丨苏州吴中:漫步宝带桥,宝带串月

清康熙九年(1607),宝带桥被大水冲毁。十二年(1671),由巡抚马祜、布政使慕天颜、知府宁云鹏重修。道光十一年(1831),江苏巡抚林则徐主持修治。咸丰十年(1860),有三孔毁于兵燹。同治二年(1863),洋枪队统领英人戈登乘汽船过桥攻打太平军,下令拆去桥中大孔,酿成南面26个孔连锁崩塌。十一年(1872)由工程局重建。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侵犯苏州,飞机又炸毁南端六孔。1956年、1981年、1992年等多次修缮。2002年,国家文物局专门拨款,按照明代风貌对宝带桥进行全面维修。

历史故事

因为宝带桥的雄伟壮丽和动人故事,为历代骚人墨客所青睐。元代高僧善住诗云:“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明代画家文徵明诗云:“云开霄汉远,春入五湖深。天外虹飞彩,波心日泻金。三江自襟带,双岛互浮沉。十里吴塘近,归帆带暝阴。”

美丽江苏丨苏州吴中:漫步宝带桥,宝带串月

苏州民间有中秋节游赏“宝带串月”的习俗。随着宝带桥公园的建成开放,每逢此时,周边市民便会涌向宝带桥,但见五十三个桥孔内孔孔有月,月月明亮,犹如玉钱一串,堪称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吴中   太平军   苏州   国家文物局   卢沟桥   咸丰   工程局   桥孔   苏州市   漕运   巡抚   大运河   江苏   运河   明代   中国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