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南京有两个桃叶渡,都是有名的千年古渡口。一个位于长江北岸东门桃叶山下,时任晋王的隋炀帝杨广率大军在这里筑城,渡江后最终灭掉陈,后人称之为“晋王渡”。另一个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交汇处,南起贡院街,北至建康路,又名“南浦渡”,这个渡口因为大书法家王献之的爱情故事扬名天下。

今天我们说的是秦淮河畔的桃叶渡,这是一个有着1700年历史的古渡。旧时秦淮河有“六朝金粉”之称,一直有“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情韵,桃叶渡与杭州西湖的断桥和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一样,是情韵悠长,红尘风流的人间之地。千百年来一直是青年男女幽会之所、文人骚客吟诵之地,演绎了无数的风流传说和凄美的爱情故事。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爱情故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更是不惜笔墨,写下了很多让人浮想联翩,爱恨缠绵的故事。说来也奇怪,中国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结局往往都是很悲惨的,王献之的两次爱情也没有逃出这个怪圈。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话说王献之的表姐郗道茂是一代才女,且天生丽质,性情温婉,二人从小情投意合,可谓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情侣,在双方家长的撮合下终成眷属。

应该说,在古代,这样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循规蹈矩的,大部分年轻人的恋爱过程都是这样平平凡凡的。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太顺利,夫妻二人的父亲相继去世,再后来他们唯一的女儿也夭折了,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二人互相安慰,同甘共苦。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夫妻感情更加恩爱。好在王献之才气名冠天下,是当时的“超级网红”,养家糊口自然不成问题,他们的生活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谁知好日子没过多久,王献之的一个粉丝来了个第三者插足,把这段甜蜜的爱情生活搅黄了。

这个粉丝可是一个重量级人物,豪门望族的王献之也不惹不起,因为她是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新安公主对王献之这样才貌双全的男子很是痴迷,与前夫离婚后,在明知王献之已有妻室的情况下,对王献之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王献之对郗道茂情深义重,多次拒绝接受新安公主的婚姻,哪知道这个刁蛮公主对王献之不死心,依然盯着王献之死缠烂打,一副“非王献之不嫁”的姿态,这样疯狂的粉丝放眼现在,估计也只有杨丽娟追求刘德华的事件与其有得一拼。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外表看上去文绉绉的王献之表现很刚强,想出了一出“苦肉计”。史书《如省》记载:然疾根聚在右髀,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臧病耳。也就是说,为了让公主打消下嫁的念头,他自残了双脚。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估计这个刁蛮公主也是个情意中人,坚称:你就是瘸子我也要嫁。并拿出了杀手锏,在皇太后的支持下请求皇帝把她嫁给王献之。简文帝便下旨让王献之休掉郗道茂,另娶新安公主。

为了夺人所爱,把皇帝都搬了出来,这下事情闹大了,抗旨不尊的后果,想想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在爱情与强权之间,爱情往往是那么软弱无力,封建社会中的爱情故事历来如此。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有一首歌词好像是“有一种爱叫放弃”,权衡利弊后的王献之只好放弃了郗道茂,因为他知道再抵抗下去的话,郗道茂难免性命不保。就这样,王献之的第一次爱情佳话演绎成了“劳燕分飞千古泪,鸳鸯离散万年悲”的凄惨故事。

来到一个叫“南浦渡”的渡口,渡口周围种满了桃树,平时风情万种的桃花在夫妻两人眼里成了“桃花劫”。王献之在这里送郗道茂坐船回家,分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婆娑,竟无语凝噎,徒留一声叹息竟是永别。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离婚时郗道茂的父亲早已去世,家族衰落,娘家已经没有人了,她只好投奔伯父,凄凄惨惨地度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想念王献之,不久便郁郁而终。

多年之后,王献之病重,弥留之际,《晋书》中记载了当时王献之的临终遗言:“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对郗道茂的万般情恋,让人唏嘘感叹。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王献之与新安公主奉旨成婚后,成为驸马爷的他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中书令,也就是掌管皇上圣旨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长。

二人成婚多年之后,并无子嗣,只生一女。至于两人婚后的感情生活如何?我查了一些资料,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对于王献之来说,应该是仕途顺利,感情不顺,毕竟是“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感情顺利的话,估计就不会有迎娶小妾桃叶桃根的爱情故事了。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位于古秦淮河畔的南浦渡,桃花盛开的春季这里浪漫迷人,春风拂来,片片桃花桃叶翩翩起舞,飘落河面,随波逐流,如此美丽的景色自然引得文人雅士前往赏景。就是没有文化的艄公也给此渡起了一个诗意浪漫的名字——“桃叶渡”。

出于对前妻郗道茂的思念,王献之也经常来此,望水长叹,怀念当初的情感岁月,遥想当年与郗道茂的渡口分别。却不料,步入中年的他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交了桃花运,迎来了他的第二次爱情。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一天游览时,他恍惚中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无奈送别的佳人丽影,等到他静下心来细看,才发觉那是一个摆地摊卖砚台的美妙女子,这名女子长得人淡如菊、面若桃花,大有当年郗道茂的身影。

王献之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看到有客人过来,该女子笑脸相迎,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的神态让中年王献之为之动容。两人交谈了一会,王献之知道该女子名为“桃叶”,并且是自己的铁杆粉丝之一,经常与妹妹一起以卖砚台为生。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言语之间,王献之发觉该女子虽说是草根出身,却颇有才华,尤其爱好书法。喜欢舞文弄墨的大书法家王献之对砚台有着特殊的情结,两人情趣相投,初次见面互相之间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后,两人达成了默契似的,王献之经常来此游览,桃叶经常来此卖砚台,一来二去,两人互生爱慕,感觉谁也离不开谁了。桃叶有个妹妹叫“桃根”,长得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脱俗之美,也很仰慕王献之的才华。姊妹俩经常来到这里与王献之约会。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如果是现在,桃叶桃根这对姊妹花肯定会被贴上“小三”、“二奶”的标签,为世俗所不容。体制内的王献之也会被问责后丢掉乌纱帽。但是在封建社会上流人物中,娶妻纳妾是很正常的一种生活,即使在近代中国,这种状况也不稀罕,电影中的国民党高官,娶几个老婆的多了去了。著名将领钱大钧、胡琏都是娶了姊妹花。

也就是说,要想给这对姊妹花一个名分,当时的道德伦理是没有问题的。最大的阻力来自新安公主这个正室。也许是想延续香火自己肚子又不争气,也许是对当初夺人所爱的的愧疚,看着朝夕相处的王献之整日闷闷不乐,新安公主心软了,同意王献之纳妾。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古时“妾”的地位与正室有很大区别,更何况是门第观念森严的东晋,而正室又是皇帝的女儿。王献之迎娶的这对草根姊妹花肯定会受一些委屈,于是她们经常回娘家居住,当时秦淮河水面宽阔,波涛汹涌,常有翻船事故发生。住在河南岸的桃叶桃根害怕渡河,于是王献之显示出暖男的一面,常在此迎送爱妾,并作三首情意绵绵的《桃叶歌》以记其事: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从这情深意浓的歌词中,我们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东晋,隐约看到秦淮河畔,桃花渡口,一个来自乌衣巷的“高帅富”,站在河边耐心地等候着。烟水朦胧中,一叶小舟渐进渐明,船头上有一对姊妹花正向他招手致意。船头靠岸,这枚暖男把姊妹花搀扶下船,然后左偎脸颊,右依杏腮,在姊妹花的簇拥下离去,羡煞了渡口的其他男人。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有的单身狗口水都流下来了。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这个时候的王献之已经四十一岁了,处于柔情蜜意中的他估计已经淡化了对郗道茂的思念,家中的刁蛮公主也被他忘在了九霄云外。

而桃叶也写了一首爱意绵绵的歌词,与王献之附和,“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不过这首诗读起来有种火辣辣的感觉,言语中比王献之还要开放,尤其是最后一句。

可惜的是,这段婚姻也没有坚持多久,两年后,四十三岁(有的书上说是42岁)的王献之就去世了。桃叶桃根的下落也不明。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对比王献之的前两次婚姻,原配郗道茂, 继室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正史中都有记载,这两个人的历史痕迹都很清楚。王献之与桃叶的这段爱情来得最突然,时间是最短的,但是流传却是最广的,桃叶桃根的来龙去脉正史中查不到,大部分都是文人骚客爱情故事中的人物,只是在《古今乐录》有模糊记载:”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指的是王献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於挚爱”。

桃叶是在什么情景下和王献之相识,并使之坠入情网,已经无法考证。虽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能在历史书籍中留下姓名的人,又有哪几个是普通人民群众呢?据此猜想桃叶桃根应该是一对寻常百姓家的女儿。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名人的风流艳史历来是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驸马爷王献之当时的知名度与关注度本来就高。迎娶姊妹花之后更是让他成为当时的“顶级网红”。他的诗词使桃叶渡名声大振,摇身一变成为当时最有名的渡口,以至于人们都不知道这个渡口的原来名字。直到现在,很多人只是知道夫子庙景区内有“桃叶渡”,不知道有“南浦渡”。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后代的文人雅士,为这段爱情佳话还写出来很多诗文,道出了王献之在此迎接爱妾桃叶、桃根的情形。

其中清朝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咏》“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

“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为桃叶留,

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明末清初的金陵女诗人纪映淮,生长在书香门第,喜欢在诗词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还是少女时期,在父母的撮合下,将要远嫁山东,对于未来的生活,她是一无所知,她和她未来的丈夫既没有通过书信,也没有见过面。可是哪家少男不钟情,谁家少女不怀春呢?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促使她在一个春花月夜里,孤身来到桃叶渡,也作了一首《桃叶歌》:

清溪有桃叶,流水载佳人。名以王郎久,花又古渡新。

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清溪河上飘落的桃花桃叶,犹如盈盈流水载着佳人丽影远去,桃叶渡因为王献之的爱情故事扬名已久,那位让人艳慕的桃叶姑娘,有一个深爱她的情郎在渡口等她,天上的明月,依然是秦代的月;渡口的桃枝,依然带有东晋时的春风。一江春水, 临河凭古,我将要面对的夫君,是否也具有像王郎一样的才情?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宋朝曾极的《桃叶渡》内容:

“裙腰芳草拒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清吴敬梓的《桃叶渡》内容:

“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

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是一代文豪,他在《桃叶渡》中写道: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网上有越剧视频《桃叶渡》,不知道是哪一年拍摄的,画面已经模糊不清,剧情结局桃叶很是悲壮:王献之书法了得,因缘得绝世砚台“桃花砚”而与年轻美貌的桃叶相遇,两人情趣相投,互生爱慕。桃叶酷爱书法却被逼嫁给痨病鬼。不甘命运的桃叶出逃途中被王献之相救,献之休妻相娶。然而命运并未善待桃叶,桃叶因故以小妾的身份进入王家,后在王献之吴兴任职期间被骗返乡途中投河自尽。

南京千年古渡,历代文人吟诵爱情之地,因王献之风流爱情名扬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秦淮河   文人   秦淮   新安   正室   姊妹花   砚台   爱情   骚客   名扬天下   东晋   渡口   南京   历代   爱情故事   风流   桃花   千年   公主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