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松坎镇,位于桐梓县中部偏北,距离桐梓县县城72公里。始建于明代洪武6年(1373年)的松坎驿,历来都是川黔要塞,固有黔北门户之称。更是川黔盐道松坎河的航运码头,川黔两地的边贸的商品集散地。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以前经常往返于重庆与广西,搭乘的火车都经过松坎镇,对这里的一山一水深有感触,特别是松坎河沿岸的自然风光,真的能够美到让人憩室。后来铁路改道,自从2018年起就再也不能从火车看到松坎镇的美景,对此总深感遗憾。此次能够前来松坎镇一游,也终于了却了 对此地向往的遗憾。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松坎河,古名夜郎溪,是长江上游的一小支流,沿岸的青山,清澈的绿水,嫩口的野生鱼是松坎河的一大特色。松坎河几乎覆盖了松坎镇的全部生活用水,后来人口的激增外加管理的疏忽,现在的松坎河水源逐渐变少,别看着不起眼的小河面,要是在清代民国乃至解放后的20年,松坎河还是一条航运黄金水道。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松坎镇起源于明代的松坎驿,至今已有将近800年的历史,同时也是黔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更是黔北地区最负盛名的老牌古镇。喜欢游玩古镇的朋友,来到松坎镇,不仅能欣赏到松坎河的沿江美景,还能游玩历史悠久的松坎古镇,何乐而不为。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青山脚下,绿水岸边,一栋栋具有当地风格的木质楼房,带有几分柔和之美。每次看到这些很传统但又不失时尚的建筑楼阁,内心总有说不出的欣喜。也只有黔北这样的地方,才能保留有这么传统的建筑楼阁,如果在其他大地方,想必都会被烧砖楼房给取代。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复古式的建筑,纯木质的楼房,这等传统式房子,冬暖夏凉,心爽舒适很招人的喜欢。有时还真羡慕这里的人,这么好的环境下生活堪比做是世外桃源。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的烦躁,有的就是一份难得的宁静。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逛一逛这里的菜市场,体验一回黔北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形态,倒也是一番极美的享受。很喜欢逛菜市场,倒不是为了买菜,而是在菜市场里面才能够更加的靠近当地的老百姓,更何况自己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或许老百姓与老百姓之间,才会沟通无畅,尽管语言上还有生疏的地方,但是每个笑容,每个表情乃至每个眼神,都能体会到当地人的热情。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也许生活在都市里,看惯了冷面的陌生人,也厌倦了被陌生人的冷脸想看,就喜欢游玩远离城区的场镇。尽管这里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也要面对很多的陌生人,但是这里的陌生人没有冷面看待对方,有时候一个礼貌的微笑,对方也会回一个微笑。使得自己一个千里之外的生人,来到此地倍感亲切。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嬢嬢售卖的豆芽,白嫩的豆芽看着还真有几分诱人,若不是条件限制,还真有点要购买的豆芽的想法。其实看到豆芽脑海里却想着凉面稀饭,尽管此时已经是大冬天,凉面稀饭这道民间传统美食真的无法忘怀。由于长年生活在重庆,对凉面稀饭已经产生了喜爱,不知松坎镇这里有没有凉面稀饭这等美食。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爆米花,儿时的味道,想当年一斤爆米花0.5元的制作费用都没有,只能用一斤大米或者一斤包谷抵一斤爆米花的费用。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富有,零食也就只有饼干和白糖,哪怕是5分钱一粒糖两片饼干,家人都掏不起这几分钱。而一响爆米花,能够让家里几个孩子吃上好几天,而且还吃得相当的满足。现在自己有能力购买喜欢吃的零食了,可就是忘不掉爆米花,爆米花可能已经深入骨髓了。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一碗面就是今天的早餐,清汤面看着是不是很倒胃口,这是特意交代老板这么煮的。清汤面,清到不放油不放盐,说白了就是清水面。其实很想吃红汤面,特别是辣椒,越辣吃得越过瘾,只是近段时间胃有些不舒服,也只能将就着吃了。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松坎客运站,有去县城的客运车也有去天坪的客运车,而且还有一趟慢火车经过这里,出行很方便。说起天坪大伙有些陌生,但是说到尧龙山大伙就明白了。尧龙山在冷天的时候可能会冷清些,但是到了夏天那里就会人满为患,当然来此地游玩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在火炉重庆的游客,有的还住上整个夏天都不走。不过上次也有网友爆料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希望这只是一个小误会,不要为了这点小误会而影响到尧龙山这副名片。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

松坎镇这个偏远又美丽的小城镇,来一趟游玩真开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愿望,唯一的不足就是长时间的下雨,想要去的地方没有去成,深感遗憾。希望下次来松坎镇的时候,找个好天气再来,美美的游玩这里的自然风光。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桐梓县   遵义市   龙山   贵州省   凉面   汤面   重庆   豆芽   菜市场   爆米花   稀饭   楼房   古镇   老百姓   陌生人   传统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