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千佛洞位于河北井陉县七狮村,据记载该石洞开凿于北齐(565年),石壁分层分排雕刻千尊佛像,为省级保护文物。佛洞内四壁开凿有大佛三尊,小佛龛数千。

千佛洞为天然石洞,分为中洞、上洞、下洞三个洞。石像主要雕刻于中洞,沿自然壁面分层分排雕有1000多尊石佛,故称“千佛洞”。全洞石佛上下最多有15排,佛像大多是坐佛。佛像始刻于北宋,明清时代续刻。石佛造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研究我国石雕造像艺术和佛教发展历史的宝贵实物标本,较为可惜的是部分佛像头部被不法分子盗割。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洞口筑有砖墙石券门,门额上雕有楷书“千佛古洞”四个大字,券门两侧造有小龛,龛中原有护法神两尊,现已不存。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千佛古洞

洞内造像并非完成于同一个时代,从风格变化中可以看出,愈接近洞口,时代愈早。以第一尊大佛和南壁接近洞口的造像为最早,带有唐后期至宋初时代的风格。造像年代的下限则晚至清代。这些造像虽不及敦煌、龙门等地那样刀功洗练有力,造型雄浑精美,但细腻流畅的手法以及晚期造像风格的明显变化,却是研究我国雕石造像艺术史的珍贵实物标本。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洞口的早期大佛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遭到破坏的部分佛像,头部丢失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头部丢失的佛像,头部被一块石头代替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洞内石刻佛像主要分布在南壁、北壁前段和顶部的岩面上,不造佛龛,壁上也不作其他刻饰。除南壁雕有三尊高约1.5-2.3米的造像外,余皆大多高0.3-0.5米,顶部最小的造像仅高10余厘米。佛像分层分组,密集排列,悬出壁外,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有的合十、有的伸指,有的双手放置膝上,做出各种法相。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石洞全长32.5米,高5.1米,前狭后阔。前段略呈三角形。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墙上密密麻麻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形态各异,造型各不相同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残缺了手指的一座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洞内少见的卧佛雕像,有些宋朝的韵味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下图中的部分小石佛雕像,头部遭到破坏,模糊不清,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河北游记:一座小石洞内存有1600年前的石佛雕像

1988年以后,井陉县陆续进行修葺,并加强了对古石窟文物的保护措施。在千佛崖山底公路西侧建山门一座,筑围墙,修起从山门到洞口的石台阶1000余级,栽植松柏千余株。

千佛洞现在还没有收费,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很独特的一个小众景点,喜欢的点个关注吧!继续为您奉上精彩图文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石佛   井陉县   法相   石台   石洞   雕像   大佛   佛龛   造像   山门   河北   佛像   洞口   头部   游记   年前   风格   时代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