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榕呼吁让草原文艺经典再呈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珍惜现在

视频加载中...

【视频】李树榕的两会“心声”


中国网1月26日讯(记者 苏文彦) 正在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等多位来自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和体育界的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推动内蒙古“民族团结”主题文艺经典再呈现,鼓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创新作品。


李树榕呼吁让草原文艺经典再呈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珍惜现在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现场(摄影:特古斯)


李树榕说,“民族团结”主题的经典作品既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材,也包括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对“推进文明内蒙古建设”非常重要。反映民族团结主题的文艺创作是内蒙古艺术工作者自觉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实绩,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要“为历史存正气,为民族聚精神”的成果。但近年来,由于文化市场竞争偏重于经济效益,“民族团结”主题的优秀作品数量较少、缺乏“高峰”。

2021年内蒙古两会上,内蒙古政协主席李秀领在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强调,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2021年要进一步“开展建党100周年文艺创作,繁荣文化艺术事业”。


李树榕呼吁让草原文艺经典再呈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珍惜现在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在分组讨论上发言(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怎样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把这一工作目标落到实处?李树榕认为,应大力宣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多年来涌现出的“民族团结”主题优秀文艺作品,让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了解“模范自治区”走过的历史,珍惜今天国家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为此,李树榕建议:

推动支持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优秀文艺经典的再呈现。通过文艺经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明内蒙古建设的重要内容。回顾内蒙古七十多年的艺术创作,既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各族人民心连心》等歌曲,《草原晨曲》《祖国啊,母亲》《额吉》《圣地额济纳》等故事片,又有《包钢人》《草原母亲》《塞上昭君》等戏剧,还有其他许多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建议推动相关主题的经典作品在内蒙古卫视等主流阵地,学习强国、抖音、快手等新型网络平台以及各级融媒体上“再呈现”,作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有力举措。

大力鼓励民族团结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原创活动,以及对该主题文艺经典进行“创新型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可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共筑中国梦”为题,举办征文大赛、歌曲大赛、戏剧作品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把“凝心铸魂”的理念深入到群众心中去,使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同频共振,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筛选出接地气、留得住、传得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化精品,庆祝建党100周年,引领“十四五”规划艺术创作实践。


李树榕呼吁让草原文艺经典再呈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珍惜现在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写出两会“心声”(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李树榕呼吁让草原文艺经典再呈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珍惜现在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摄影:特古斯、恩和、王金梅

编辑:苏文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李树   内蒙古自治区   文艺   蒙古   经典   内蒙古   共同体   艺术学院   常委   中华民族   政协   青少年   草原   珍惜   大赛   优秀   主题   文化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