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她,是引领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妇女深耕蒙古族手工刺绣的带头人;她,是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她,筹划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她,就是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草原绣娘”白晶莹。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白晶莹颁奖(视频截图)


白晶莹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母亲和姥姥都是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她每天晚上都陪着妈妈在煤油灯下做手工活,从小就练出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长大后的白晶莹虽因忙碌将针线压在了箱底,但她始终关心着蒙古族刺绣的发展,也会为蒙古族刺绣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感到忧心。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独具鲜明色彩和饱满充实质感的蒙古族刺绣


2016年,白晶莹担负起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和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的重任,开始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径。她以蒙古族刺绣文化产业为抓手,组织动员返乡大学生们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沃尔墩刺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图什业图民族手工艺协会,并筹划建立蒙古族刺绣培训基地、蒙古族刺绣产业园等,让“建档立卡”与“刺绣脱贫”挂上了钩,也让蒙古族刺绣发展迎来了新契机。

五年以来,在“刺绣脱贫”这条路上遇到过多少难题,只有白晶莹自己知道。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蒙古族刺绣


旗级财政资金困难,没有额外经费买图样,她就拿来白纸自己设计、绘制蒙古族刺绣图案,设计制作了1072件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没有针线和布料,她就发动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的大学生们申请小额创业贷款购买原料,无偿提供给参加培训的贫困群众;没有时间讲课,她就利用工作日的早晚时间和双休、节假日下乡入户……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白晶莹(中)和更多的“草原绣娘”们在一起


凭借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和惠及百姓的为民情怀,白晶莹逐步建立起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运行机制,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其团队制作的绣品不仅远销北京、沈阳、香港等地,还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

据统计,白晶莹共引领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为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打下了坚实人才基础,也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截止2019年底,参与刺绣产业的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500余名绣工人均累计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的当地女性正专注刺绣


此外,白晶莹还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曾成功举办万人刺绣大会并获得“规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技艺展演活动”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认证,推动蒙古族刺绣产业的提档升级和转型发展,助力科尔沁右翼中旗获得“中国蒙古族刺绣之乡”“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蒙古族刺绣历经数百年沧桑,从宫廷走向民间;分散各地的“草原绣娘”走到一起,重拾技艺,因“绣”得业,以“绣”兴业;从十几岁的少女到耄耋之龄的阿妈,个个成为守护者、人人堪当传承人,这些都离不开这位虽已年过半百却依旧激情四溢的“草原绣娘”——白晶莹。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巧用一根绣花针刺破贫困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文:中国网记者 赵明霞

图片及资料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阿艺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楷模   蒙古族   科尔沁右翼中旗   遗文   草原   绣花针   脱贫致富   全国   针线   荣誉称号   刺绣   技艺   中国   贫困   妇女   协会   产业   旅游   白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