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历史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农业博物馆、工业博物馆、航海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文字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煤炭博物馆、钱币博物馆……

国内有着不可胜数的博物馆,但是竹炭博物馆,这个一定不多见。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竹,生于南方,以翠绿笔直问世大,沉淀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可诗、可食、可画。历代文人墨客常以竹为题吟诗作赋,竹寄托了太多诗人风骨情怀。

竹炭又被称为“黑金”,若不是来到遂昌县,还真不知道这里有个竹炭博物馆,而且是国内唯一一家,这里展示着竹炭的发展历史以及竹炭的效能。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学习如行路,行路亦如读书,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带女儿来到了竹炭博物馆,为她、也为我自己补上了竹炭这一课。

中国竹炭博物馆坐落在浙江省遂昌县竹炭园区,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以炭历史文化及国内外炭产品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竹炭博物馆建设有炭祖殿、炭综合展馆、青少年科普馆三个展区。进入博物馆,扑鼻而来的除了竹炭清新自然的味道还有浓浓的文化气息,那是一道穿越的门,走进悠悠千年竹炭文化带来的神秘和温暖。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展馆的入口是一座仿制的炭窑,走过炭窑就进入了一个炭文化历史世界。博物馆是一座建筑恢弘的二层大殿,一层有炭祖大殿、炭综合应用展馆、炭文化历史展、炭科学原理体验馆。

竹炭博物馆集思广益,遵循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原则,用丰富的藏品,辅以高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让我和孩子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了解炭的历史、炭的文化、炭的科学应用,竹炭科博物馆给了参观者科学启迪和艺术享受。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先来说说炭祖殿。炭祖殿供奉的是炭业始祖陈老相公。就是这位陈老相公最先将烧炭的工艺发扬光大的,所以南方就称陈老相公为烧炭的祖师。孩子虔诚地拜了拜这位为民众带来竹炭的先辈。

在殿内还有两座高高的遂心塔,可在此祈求平安、身体健康、学业顺利、生意兴隆等一切心目中的愿望。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这里还有一处特殊的展物,那是中国三十六行祖师爷的名牌。古代有三十六行之说,现代行业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就是说三百六十行也无法说尽这些行业。果然让女儿大开眼界。

拾阶而上二楼,这里是历史综合回廊,从元谋人取火开始描述了古今中外使用炭的历史。栩栩如生的蜡像带我们回到千年,这些书本熟悉的场景,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是进了时光机器一般。

竹炭博物馆里,展现的乌金黑亮的竹炭,它们是经过熊熊烈火锤炼,火红的窑火将竹变身,翠竹段在熊熊燃烧中,变红、变黑,成了竹炭。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密竹林中,寻壮竹伐下,将头尾去掉,选最适合之段放入窖中经千度砖窑里密封绝氧烧制成竹炭,红红燃烧的窑火,翠竹燃烧时的坚韧,还有那燃尽青翠后的重生,如此,才烧得出上好的竹炭,遂昌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竹炭第一乡,挥洒起文化的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碳园区还有炭缘客栈、炭窑酒吧、竹炭美食、炭养生馆、炭旅游休闲购物一条街。

这夜宿于炭缘客栈

择一山而眠

我曾与你相遇鸟语花香天高云淡时

翠竹成林,炭拟文化

制竹成炭,与碳结缘

以睡到自然醒的奢侈

治愈肉身的疲惫

炭缘客栈墙上写有~

你的星座是大胆做◕‿◕。

我与这片土地

有着不一样的遇见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遂昌竹炭博物馆,挥洒那缕文化馨香

竹炭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有了炭,人类才能冶炼先进的劳动工具,提升科技水平。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自然有炭的功劳。青山绿山中的竹炭博物馆,值得我带着女儿跨越千山万水向你奔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遂昌   遂昌县   炭窑   博物馆   文化   相公   翠竹   馨香   大殿   中国   客栈   展馆   女儿   自然   科学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