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作者/摄影:莫国良

逛完了山高谷陡的A景区,大巴再次捎上我们去了B景区。与A景区相比较,又是另一番景象。山不高或许可以称之为土丘,可游览的面积也不大。但是这里的丹霞岩石的波纹条纹却是抢眼。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虽说这里的山绝对高度并不算太高,然而特有的丹霞色彩与怪异的造型也会使驴友们眼前一亮。登高远望,眼前一片是浓郁的陕北黄土文化风情,与满眼的红色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种奇妙的风景。往下看,脚下流淌着鲜红,激流造型状的泥沙直落千丈,似乎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山梁上,又是俯卧着一只金蟾蜍似乎也是等待着每天的招财进宝。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假如说我们把靖边的波浪谷A区的风光是一幅幅西洋油画的话,那么B景点的风光就是一幅幅版画,细微之处彰显了波浪石的美。火焰般的鲜红的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有的岩石一圈圈就像是一潭清水被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岩石一坨坨就像海上的陀螺站在礁石上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有的岩石又像是黄河的浪花一片片汹涌地向沟壑山谷里涌去,美不胜收。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所谓的丹霞地貌就是经过几万年,由风或是水腐蚀了的山体。想必大家也是看到过各个地域环境中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地质风貌。一般来说,由风或者水侵蚀了细微砂石,都会被侵蚀的风或水带走,留下让人观赏的独立而怪异的山体。这里的丹霞又与其他地域的丹霞地质不同,它似乎更像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被忽热、忽冷的气流千锤百炼地侵蚀,形成了金属体的热处理工艺现象。由此造成山体的沉沉叠叠的斑驳水纹与细沙满地的怪异景色。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风化下来的细纱在外部的作用下,又是鬼斧神工地形成形态各异的砂石块,让人惊诧。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波浪谷“名如其景”,火焰般的鲜红的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条纹,一圈圈、一坨坨、一片片的向沟壑中涌去的难得的景观。

在特殊的地形环境的影响之下,远远地望去这里呈现的是一种流水般的流动风线,满眼的鲜红,像是覆盖了一层红色的布匹绸缎细纱。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有人把波浪谷的红砂岩地貌比喻为“时光的指纹”,其实要说他更像是一只上帝之手,在抚摸山丘后留下来的纹路印记。十个手指的不同纹路,构成了一幅幅精细的画卷,是上帝之手创造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观赏完了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由于还要去其它D区水上丹霞景景点游览,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再见了细微之处的B区波浪石!再见了!被上帝之手眷顾赐福的波浪石景点。

待续下篇《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D区)》。

秦晋游之九:《千古之谜匈奴人的皇城“统万城”》;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A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C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D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秦晋   高坡   红宝石   黄土   波浪   细纱   泥石流   砂石   山体   景点   景区   鲜红   岩石   细微   怪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