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乌江,是贵州最长的河流, 古称延江、黔江、涪陵水,长度为1050公里,发源于贵州乌蒙山区的威宁县。其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在黔西汇合后,正式称呼为“乌江”。乌江流经毕节、遵义和贵阳、黔南的交界处后,就进入了铜仁地界,流经了石阡、思南、德江,沿河,之后流入了重庆渝东南地区。因而,沿河县成为了乌江在贵州省的最后一站。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县位于贵州东北角,古代称为“思州”、“务川”,是思州田氏的发源地。564年,涪陵蛮帅田思鹤以地附周,之后在沿河设置了费州。599年,隋朝在此设置了务川县,治地在今沿河县城东岸。唐朝建立后,思州田氏又臣服于唐朝,唐朝又设置了务州,630年改务州为思州。宋朝之后,思州才从沿河迁徙到岑巩一带。思州田氏进入贵州,就是沿着乌江逆流而上的。

乌江流经沿河县有89公里,被称为“乌江百里画廊”,形成了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霸王谷等景观。两岸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构成了峡谷的主要景观,民国杨化育曾写道“千里关河一线通,羊肠九转锁长虹,车行不限横流水,直入风云变化中”。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明清以来,乌江成为了川黔之间的航运主要通道。从1539年开始,田秋任四川按察使时,上疏凿雍疏流,在乌江险滩岸边修凿简易纤道行船,自此川盐大量入黔。清朝后期,地方政府又不断打造纤道,使得水运通畅。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又不断开凿。在今天的乌江峡谷,还有一道道的纤道盘旋在绝壁悬崖上。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航运的兴起加速了沿岸经济的发展,一些古镇开始兴起,淇滩古镇就是其中的代表。淇滩古镇位于沿河县城南部10千米处,此镇开发较早,古迹较多,现有保留完好的四合院6座、石板街、贺龙钓鱼台、 罕见的草书碑、严寅亮等人书写的匾。淇滩是古时通往思南、德江、印江和黔中腹地的必经要道,历史悠久、集市繁华。同时还聚集了许多能工巧匠,铁器具制作、铜银饰加工和竹木器编造远近有名。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洪渡是乌江古镇之一,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角,是乌江流经贵州省内的最后一个镇,该镇融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于一体,文化古迹丰富。洪渡古镇位于乌江土坨峡尾、王坨峡首,为两峡之结合部,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现存汉砖瓦窑群、西汉古墓群等,汉砖瓦随处可见。现已出土青铜器、兵器、宋瓷等大量文物。2002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洪渡镇为民间艺术之乡。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县也是贵州重要的红色文化圣地,这里曾经创立过黔东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十年对峙时期,红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的率领下,在黔东北一带开辟的根据地,历时8个月之久。沿河县现存黔东苏区遗址。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县的生态自然良好,在边界地区有著名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1113公顷,生物资源丰富,仅维菅束植物和脊椎动物就有800余种。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7种,其中兽类10种,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和豹。其间分布着76群730多只黑叶猴,是贵州黑叶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国内最重要和最适宜保护黑叶猴种群的基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最后说说沿河的美食和特产,主要有沙子空心李、豆花荞面、王浆蜜、金竹贡米、官舟牛肉干、糯米包子、麻糖水酒、沿河白山羊、灰包豆腐等。其中沿河的沙子空心李最有名气,产于沙子镇,以南庄、永红两村为佳,是区域性特色水果,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沿河,两千里乌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悬崖纤道见证着历史兴衰

欢迎大家关注我,我是一位贵州旅游通,热爱宣传贵州的文化、历史、风景、民宿。我为大家推荐贵州最值得旅游的景区,写最好的风景介绍文章,做最有干货的攻略。我保证,看了我文章,绝对让你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乌江   沿河   贵州   思南   德江   叶猴   涪陵   贵州省   险滩   革命根据地   西汉   兴衰   砖瓦   唐朝   古镇   沙子   悬崖   见证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