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天涯海角,谓天的边界,海的角落,是特指极远的地方。亦形容人与人彼此相隔极远。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此语出自唐代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在宋代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六中也提到:“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 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我想大多数人最早对“天涯海角”的印象都出自当年沈小岑的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那首歌让无数当时的年轻人对遥远的天涯海角充满了无限遐想,我亦曾如此。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天涯海角”一词,也会让人不禁想起唐诗宋词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等千古名句,使人浮想联翩,心生无限感慨。也难怪国人中就有绝顶聪明人在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市,人为地造了一个天涯海角风景名胜区,让人们心目中的“天之涯海之角情结”找到了物化的载体。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3公里处,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平方公里,背负马岭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建省20多年第一亮丽品牌。这里海水澄碧, 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湾沙滩上大小百块石耸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形成南国特有的椰风海韵。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景区内的“天涯”、“海角”、“南天一柱”这些石刻,据说最早是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在景区一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时期当地政要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与“天涯”、“海角”石相隔不远处的“南天一柱”巨石,雄峙南海之滨,笑傲惊涛骇浪。翻到2元人民币背面,您会发现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每一天中。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这里的大海比三亚湾更加宽阔,一望无际,宛若一块温润的碧玉,铺展于天地之间。海面上翻卷起一层层洁白的浪花,一下又一下冲刷着海岸边的浅滩。天空也是一片湛蓝,与碧蓝的海水融为一体。海滩上铺满了金黄色的细沙,索性脱去袜子,光着脚板,走在沙滩上,沿圆弧形的海岸向前游览。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赤脚沿着松软的沙滩前行,倾听涛声拍岸作响,沐浴着热带风情的气息,任凭思绪无休无止,不禁心迷神醉。这一刻感受的是宽广和博大,那些平时在意或不在意的,实现的或永不会实现的,都轻飘飘地浓缩成一团气流,被海风吹得渐远,渐远……最终不知所踪。矗立在这天涯海角之地,远眺无边的大海,脑子里会浮现出一步步走过的人生之路,让人不禁想起了李叔同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椰风海韵(七)——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欢迎朋友们点评指导并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椰风   澄碧   天长   知州   帆影   海岸边   知交   零落   海角   巨石   天涯海角   中国   海水   在意   大海   面积   天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