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渊明山庄是世外桃源景区的一部分,因对陶渊明诗词的喜爱和人格的敬仰,加之参观渊明山庄让我有颇多感慨,所以才特意单独写渊明山庄这篇游记。这个山庄是以桂北民居的建筑特点为主,结合了苏州园林艺术建造的人工景点。其集陶渊明的生平及诗词介绍为主。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在山庄里可以领略到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点,亭台楼阁相连,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流水荷花相映,群鱼碧波荡漾于青桥怪石之下。庄内集中国园林自然、富丽、高雅的精髓和翠竹青瓦,屋檐层叠,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加之陶渊明平实自然的田园诗词点缀于其间,更显出独特的魅力。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在渊明山庄门口听一导游在给一队游人讲解说:这山庄是根据陶渊明故居的样子建造的,还说什么按原样陈设之类的等等。心里不禁好笑,这导游的忽悠也真是没有了边界,实在是让人从心里“呵呵”呀。我真想问一句,有谁能说清陶渊明的故居在哪儿吗?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其实,渊明山庄只是这景区的设计者根据陶渊明作品以及仿照传统的一些文化器皿设计建造的,且主体建筑以桂北民居风格为主。里面除了有传统的文化用具之外,还展示酒肆、碾坊等和一些手工艺品。山庄的建筑群很密集,设计确实非常精致,全部用走廊连接,转上转下、左右穿梭很有情调。在渊明山庄看远山、湖水,景色非常漂亮。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渊明山庄虽完全为后来人工打造的景点,但一程渊明之旅,会让游人对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田园诗派创始人的文学成就、地位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也还值得一看。宋代以后,陶渊明几乎是所有中国文人的理想,即使身在庙堂之上,也多有山林江湖之想,但我个人认为山林和江湖决不仅仅意味着潇洒出尘。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行走在这美丽的山水间,悠忽间会把景与人、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而胡思乱想。山有雄浑,水有灵秀,人也是该有风骨的吧。我想,从某种角度讲,风骨应该就是不媚俗流的大雅,是淡泊名利的气节吧。风骨就应该是陶渊明陶公的那种不求名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吧。想当年,陶公卸下一身负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无人企及。归隐于依山傍水之所,终年松柏青青,郁郁葱葱,居山水田园,月下独酌,采菊修蓠,自给自足,不为名利所扰,不为世俗所困,怡然自得,彰显其风骨铮铮。陶公的理想其实意味着一种坚持,一种操守,一种不假外物的清高。这种坚持为他的生活染上了某种诗意化的色彩,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特立独行傲然风骨的体现。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反观当下的一些文人或是专家的身上,哪还能看到古代文人的那种风骨,既上不了庙堂,更行不了江湖,别说风骨了,怕是连骨头都没有了。很多人学历不可谓不高,知识也可谓不少,但其德行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有风骨的人和真实的灵魂却少之又少了。在我们身边所看到的多的是卑颜屈膝的献媚,随声附和的讨好,那些拍马屁跟风的丑皮囊多如牛毛,争先恐后地吹捧大有人在,让局外人看得作呕,当局者浑浑噩噩走进迷途。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当然,或许这些也可以理解和谅解吧,世事原本如此,谁都需要生存与生活吧。每个人都想也需要能好好活着,过自己的小日子,即便是平庸的日子。就如此时的自己,口口声声在这里大谈风骨,之后还得苟延残喘地去活着,终日里疲于奔命,丢了尊严,少了洒脱,只剩下一副皮囊,脑壳里空空,塞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市侩,诗和远方早就成了奢望。如此活着,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只剩悲凉!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扯远了,还是回归我的山林,行走我的江湖,少些评论吧。哈哈!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八桂之地(七)——渊明山庄

欢迎朋友们点评指导并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青瓦   山庄   庙堂   风骨   皮囊   景点   景区   民居   故居   山林   文人   名利   诗词   自然   江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