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珠海长隆再次成功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

2020年,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就成功地繁育出了2尾豹纹鲨。而2021年到现在,他们再接再厉,又成功繁育了3尾,这些小豹纹鲨的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这种鲨鱼在2015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红色名录》,连续的成功繁育,对该物种的意义重大,希望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都能被繁育成功。

豹纹鲨

豹纹鲨的名字来源于它们身上的众多褐色斑点,但它们的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斑点分布差别还是很大的。

幼鱼下方呈淡黄色,上方为深棕色,带有垂直的黄色条纹和分隔黑色鞍座的斑点。这些马鞍会随着鲨鱼的长大,在身上分裂成50到90厘米长的斑点,成年的豹纹鲨身上的斑点分布得十分均匀。成年豹纹鲨在其圆柱形身体上有五个纵向脊,低尾鳍占其总长度的近一半。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豹纹鲨孵化时只有大约20-36厘米。雄性成熟在147-183厘米之间,而雌性成熟在 5.5 到169 -171厘米。但也曾发现长达3.5m的雄性个体。

雌性在6-8岁达到成熟,雄性为7岁。它们在人工圈养环境中可以存活超过28年。

豹纹鲨喜欢温暖的温带水域, 26°C – 29°C温度是最佳的,它们是底栖鲨鱼,在约63米以下的海底生活,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温暖海域都有分布。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豹纹鲨白天行动迟缓,它们在夜间更加活跃。它们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但也吃小型硬骨鱼、甲壳类动物,如螃蟹和虾以及海蛇。

豹纹鲨通常生活在狭窄的浅珊瑚礁和软底带中,这就使它们很容易被捕捉。

除澳大利亚外,其他地区一致性将豹纹鲨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呵,澳大利亚。

意外发现

在澳大利亚的Reef HQ水族馆,这里生活着一只名为莱奥尼的雌性豹纹鲨。

莱奥尼曾和有一个伴侣,在2012年分开之前,它们已经产了3窝小鲨鱼。最令人震惊的是,分开了4年后,在2016年4月,莱奥尼居然产下了三枚鲨鱼卵,而且都是能孵化出来的!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这是第一次观察到有鲨鱼从有性繁殖自己转化为无性繁殖。

起初科学家认为是莱奥尼储存了一些精子在体内,但当他们使用DNA技术测试幼鲨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小鲨鱼只有来自莱奥尼的细胞。

孤雌生殖

这种情况被称为孤雌生殖,其实并不少见。最早科学家以为这种繁殖策略只在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发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许多脊椎动物也能做到孤雌生殖。比如,科莫多巨蜥,鹌鹑,火鸡等鸟类,甚至兔子都有孤雌生殖的能力。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2004年,日本科学家河野友宏甚至进行实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孤雌生殖的白鼠。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那么孤雌生殖的原理是什么呢?

脊椎动物的孤雌生殖就目前研究所知,有3种细胞遗传学机制。

一是单纯源于单倍性卵细胞的孤雌生殖;二是未受精的卵融合发育为二倍体子代;三是经特殊减数分裂产生的二倍体子代。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产生二倍体子代的两种方式其实和有性生殖很接近了,它们都会进行染色体的组合和重组。

许多人会担心孤雌生殖产生的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很差,只是强行让种群延续的一种途径,但其实这种担忧是错误的。

有一种动物叫鞭尾蜥,1962年就发现它们使用孤雌生殖,甚至种群中已经不存在雄性了,说明它们使用这种方式并进行基因选择已经不是一两天了,科学家推测这种方式它们起码已经使用了1个世纪。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这就证明了孤雌生殖的后代也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力,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并不差。

为什么会转变

科学家们认为是圈养环境使得豹纹鲨被迫转变,在生殖黄金时期从未接触过雄性伴侣。这使得莱昂尼成为已知通过有性繁殖生育但后来转为无性繁殖的罕见个体之一。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说明孤雌生殖确实是对缺乏合适配偶的一种进化适应,目前不确定会不会对豹纹鲨的野外生存产生影响。

后记

如果有一天人类也会孤雌生殖,男性是不是就会被慢慢淘汰呢?

有科学家担忧地指出,过去的百万年中,男性的Y染色体在慢慢丢失基因和退化。

但我认为不必太担忧,Y染色体在演化状态上已经趋于稳定,是不会消失的,只会丢失不需要的基因。

珠海长隆再次繁育濒危物种豹纹鲨,为何它们不用受精就能产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珠海   豹纹   物种   孤雌生殖   子代   脊椎动物   种群   澳大利亚   染色体   雌性   雄性   斑点   鲨鱼   基因   科学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