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最美的去处是乡村

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最美的去处是乡村


同时处身一个大的背景,叫做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怎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怎么能让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得更蓬勃?


乡村旅游面向的受众不同,研究的东西也不一样。最初讲到乡村旅游,大家说以农家乐为主体。在一些地区,说要做乡村度假,很难摆脱做农家乐的概念,但是乡村旅游已经远远不止农家乐。


乡村谈论旅游的时候,很多人会说不做农家乐,要做民宿。然后还有一些比如说美丽乡村建设,这个不是旅游口的概念,但是它跟乡村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地方是因为先做了“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完了发现变成一个非常没有个性化的乡村,然后又觉得说乡村建设没有解决旅游产业的问题,是不是需要来构筑一些旅游的产品?


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最美的去处是乡村


国家旅游局提出来,乡村旅游是旅游扶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所以旅游扶贫也跟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现在农业每年都是作为中央一号文件被提出来。农业里面休闲农业以及农业的第三产业,在乡村提供旅游产品的时候有很多关系,所以我们免不了会谈到休闲农业的发展和田园游乐的发展。另外,现在有很多人在重新下乡,小资、文艺青年、旅游创客等等,他们变成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子。


// 全域旅游时代,最好的去处是乡村 //


20年前,成都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批代表性城市,成都农家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但当所有人表示,到乡村去吃一个农家饭,睡一下农家炕,已经不是周末想做的事情,这种产品已经进入到一个必须要升级的阶段。


南怀瑾先生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最终的文化梦想是诗酒田园。田园是中国人心中的远方,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把一个上千年田园梦想,融入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


曾经的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中国是农业文明的社会,很多文化的根基在乡村。乡村里面有宗族伦理的秩序,有手艺风俗的繁盛,有小桥流水的诗意,有归隐田园的闲适。这些都是乡村能够提供的价值,而不仅是在前10年、20年看到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农家饭、农家屋的供给现象。


大家在追求文化复兴,带有中国风的有情怀的画面,乡村变成一个很美好的符号。


但是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乡村在衰落。在这样一种分裂的背景下,一方面大家在理想中,觉得乡村可能是非常唯美的一个田园梦想。另外一方面乡村并不美好,有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去改善,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新的理念引领,乡村变成一个新的场域。


这种场域需要用不一样的概念和产品去激活。住建部的统计,中国现在还有261.5万个自然村落,但是这些自然村落消失的非常快,国务院办公厅曾经发过一个《意见》,“到2020年,在261.5万个自然村落里形成10万个以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也就是说约有3.8%的村子,是跟旅游有关系的。而这些村子,共同构筑的是拥有中国一万亿巨大的乡村旅游产业潜力的市场。


中国的乡村旅游其实是在前30年的旅游快速发展之后,很有潜力的旅游空间。


这个旅游时代,国家旅游局把它命名为全域旅游,象征着一个新旅游发展阶段的开始。一个前提是中国休闲社会的形成,中产阶级群体正在崛起,有着非常旺盛的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在从需求上推动,要求旅游的产品品质要提高。随着自驾游时代的到来,大家不用那么多的依赖旅游机构来提供服务,大家可以自主完成旅游活动。


// 全域旅游时代下乡村旅游升级的两大条件 //


全国261.5万个自然村,设定目标在 2020年实现10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什么样的村子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做项目开发选址、判断扶植乡村旅游产业的的时候,如何去评价?概括起来两个维度,一个是外在的条件,主要从区位和市场出发。一个是内在的条件,主要从资源的基础和主观意识出发。


从外在条件讲,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子,市场基础好,位于大中型城市的附近、临近成熟的景区、大型的旅游项目或者政府规划的重要旅游区域内,可引入非常好的交通干道。这样一些乡村都是比较容易成型的乡村旅游。


从内在条件讲,传统村落,从风貌、静观上保持着统的风格,环境生态好,容易打造出有味道乡村,如果它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如蔬果业、渔业、养殖业、手工业,就会比较有体验度,容易成为一个好的旅游乡村。


乡村经济条件良好,这个很重要。不仅是有资金投入,更多的是村民的意识不同。村集体的带头人、书记、村长,有很好的乡村发展意识,这对于这个区域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乡村旅游典范是非常重要的。


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最美的去处是乡村


//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四种发展模式 //


从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来看,可匹配出若干种可以发展的乡村形态。比如说:


城市依托型,如北京旁边怀柔、昌平,很容易成熟。


景区依托型,就是作为景区旅游产品的补充和服务。


文化遗产型,村子本身自己就很有味道,有吸引力,它会成为文化遗产性的村落。


生态依托型,生态非常好,以生态为主要吸引力。产业依托型和资本依托型,这些都是有可能发展出来乡村旅游的乡村类型。


从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筛选,我们看到说这样一些村子比较容易成型。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怎么引导这些乡村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从游客的使用上出发大致上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种,景区服务型乡村的一种升级模式。


在景区旁的村子是非常容易成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因为人已经来了,农民就会自发的做一些服务。景区服务型村子,有一定的规范化。这种村子基础条件是靠近成熟景区,或者大的旅游项目,村落有比较好的硬件条件,它能够做一些食宿的接待。


这样一些村子升级的方向是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化,同时不抹杀个性化,它能够跟成熟的景区配套,做有组织化食宿接待。一个理想的状态是借鉴酒店管理的方式去管理这些民宿户,使它能够达到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进行价格的定价和结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形成一个协会或者是联盟,跟周边的景区进行捆绑的发展。


有一个案例是北京密云的司马台新村,北京旅游委一直在推的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它有这个契机实现是因为古北水镇的建设,古北水镇建设之前,司马台新村很多农户都在做乡村旅游服务。


古北水镇建设的时候,占了老村,就把村民统一搬到一个新村去,在新村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人都是要做乡村旅游服务的,所以给他们做民居设计的时候,不光考虑到自己的居住,从户型上都是能够满足开乡村客栈需要。


户型是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定价的时候,容易实现统一。村子里面也有意识的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合作社对村子里面民宿户进行统一的管理、培训、定价、门头牌匾以及统一联合洗涤公司进行洗涤。也有营销统一的中心进行客源引入、分配和结算。所以这个村子变成古北水镇旁边比较好的旅游服务型村落。


第二种,休闲化的郊野游憩型的乡村旅游模式。


这种村子离城市近郊,生态环境好,有一定的农田、山场,能够引入一些休闲游乐设施。比较适合面向城市周边的群体,通过创意性的开发来打造多元化休闲游憩空间。比如像乡村露营地、湿地公园、户外运动公园、小型休闲农园等。


从这种村子发展方式来讲,原生态村落不一定有那么强烈的特色,但是它能够满足基本的食宿接待要求,村庄外围村域的范围,包括农田、河流、湖泊山地,构筑起来非常好的郊野生态的基地。比如有骑行绿岛,有垂钓园,看这个村子本身场地情况的特点,构建起来一个品质很优良的住下可以玩儿的一个村子。


安吉,它把林地股份流转机制,用村子里的林地、农田做了文化园、开心农场、花田等项目,有了这样的载体,就方便举办有乡村趣味的活动,然后在不同的时节,比如说金榜节、葵花节,种植物PK。它有变成了持续有乡村活动的村子。这样的村子也是以休闲活动为引领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第三种,文化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住建部评审的传统村落,有一定数量闲置的传统民居,适合进行度假的改造,民居本身是有价值的。一个村子就是一个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建筑本身会讲述乡土历史、文化,需要做的第一个是保持平衡,把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


第二个是新旧的融合,把新形态的旅游产品和原始村落风貌特征结合起来。个性的展现,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村落里头来融合个性化、时尚化产品,能够实现旅游收益和居民收益的平衡,它就是可持续的。这样的村子适合发展文化民宿、酒店、乡村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坊、艺术家工作室等这样一些时尚性业态。


这样的村子对本身的要求比较高,旅游产品建设需要关注的是多元化,它不仅仅是做民宿,做一些有风格的酒店、乡村客栈,这只是接待设施。大家到乡村去,除了住下来,还希望能够体验到乡土文化,感知这个村子的记忆。书吧咖啡厅的这种公共社交中心,再加上有度假感的接待设施,就会构成村子有体验性的乡村旅游设施。


江南这样的村子很多,比如安徽,徽派建筑的保存,它不仅保存了民居,也保存了祠堂、水景、古巷,这样的乡村肌理本身是非常好的,再通过一些建筑可持续改造和利用,就形成一个体验古村生活的场景。


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最美的去处是乡村


第四种模式,产业化的农业公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好,有农业基础人才、农业资本支撑,农业文化在区域里面有代表性村子,可以发展田园、公园、农旅合一的现代农业和田园休闲综合体。保护和展示传统的文化,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和旅游能够实现一个深度的融合,它的这种产业形态可能是农业示范区,田园游乐场、农产品的市集、田园度假区等等。


从模型上来看,农、旅的融合需要前台和后台的配合,前台展示游客的是科技的展示,农耕民宿聚落的展示,休闲区的展示,后台是它的生产产业平台,农业生产的示范,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的加工和物流等等。国内已经有三个批准认定为国家农业公园的项目。


山东兰陵是其中一个。它用十个功能区去解读和展示农业文化,有传统农耕、现代农业、农业体验部分、农业养生,所以把农业和旅游能够结合的部分更多的展示出来。


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最美的去处是乡村


文章来源:网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旅游   乡村   时代   景区   民居   村落   村子   中国   去处   田园   农家乐   条件   传统   模式   农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