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与名著(我的读书生涯——摘录)

别误会此处黄书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憨笑]

当时在新华书店可是买不到的,是不是禁书不知道,反正不敢公开拿出来阅读。虽然书皮都已经泛黄了,但内容一点都不带色!

黄书与名著(我的读书生涯——摘录)

它其实就是线装的古典小说。这些书都很有些岁月了,不论书皮还是内页都已经泛黄,均为繁体字竖排版、线装。这些书都是从我舅舅家里借来的,他那儿有不少这种变黄的线装书,开始是我父亲借来看,后来舅舅见我们也爱看,也就不介意直接让我们小孩在他书堆中找书看了。虽说这些线装书并不在当时学校提倡阅读之列,但看书总好过调皮捣蛋,到处惹祸。

当年才三四年级的我,能认识的汉字大概也就是千把字吧,更别说这些线装书全是繁体的。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就更多了。所以读的方式基本上是连猜带蒙,根据前后文字来猜它的意思,遇上猜也猜不出,蒙也蒙不上的,那就用我那没读过书的娭毑传授的方法:用筷子把它夹出来——扔一边。

这种阅读给我的语文水平,至少说识字的程度的提高还是颇有益处的。

究竟是些什么书呢?我读的第一本,也是印象最深,也读得最精的是《精忠岳武穆传》也就是《岳飞传》。这本书我不止看了一遍,在我记忆中印象十分深刻,(当然也有年少记忆力好的缘故)。记得当年我一位在湖南大学读书的表哥带我去常德过年(我姑家在常德),从在长沙坐上轮船我就开始给他讲岳飞,然后每天晚上我们俩躺床上睡觉以前讲一段岳飞成了保留节目。最后讲没讲完也没了记忆,但那一段短暂的时光却给我留下了快乐而深刻的印象。表哥的聆听也许是一种鼓励,但我确实是沉浸于讲述的兴奋之中。书中的一些情节如:岳母刺字、十二道金牌、朱仙镇大捷,风波亭、还有岳雷的双锤、牛皋的金锏......都依然历历在目。

黄书与名著(我的读书生涯——摘录)

写到这想起了我儿子有一段与我类似的经历。大概也是在他小学阶段,迷上了《三国演义》,也不知他看了几遍。只要同他伯伯、嗲嗲一聊起都熟悉的三国,那就劲头十足,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看来这点还颇有点咱的基因遗传因素——都爱读历史书。

除了岳飞传,还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罗成扫北》等等。印象最深的人物是《隋唐》中的程咬金、秦叔宝。特别是程咬金这个近乎于喜剧的人物,三板斧、瓦岗寨当皇帝等等。至于《隋唐演义》中隋唐好汉的排名榜更是撩起了当时年少的我兴趣高涨: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薛仁贵征东》里有一个记忆最清的段子就是:征讨高丽国时,李世民到东海边上一见大海茫茫逐生悔意,后薛仁贵用计,将李世民诓上一巨大的战船,而李世民不察已在海上,就这样瞒着李世民渡过了东海——这就是成语“瞒天过海”的由来。

而真正的四大名著,则并不是从舅舅的那些线装书中读到的。

其中《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应该是中学阶段看的。

值得多聊几句的是《红楼梦》。

前三本名著故事性更强,更易于阅读。象《三国演义》我儿子小学就读过了,而且记得滚瓜烂熟。而《红楼梦》文学性更强,一般人还真难读懂。尤其象我这种偏好故事情节的看书人(只怕还说不上是读书人)别说读懂,就是能一章一章的看下来都有点为难。所以中学阶段曾经捧起过它,可能也就是开了个头,压根就没看下去。

后来社会上读书人中流传起一股《红楼梦》热,特别是在流传毛主席要求干部都要读读《红楼梦》甚至有毛主席要求许世友至少读五遍《红楼梦》的传说。它被人们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这么高的名声,自然也就吸引了类似如我这样的伪文学青年。进大学后,专门到图书馆借了《红楼梦》开始读。现在回想起来还真让人笑话,让人脸红。说了你也许不相信,我第一遍读完,一直都不知道秦可卿是个女的。《红楼梦》的内容描写不如《三国》、《水浒》那样跌宕起伏,吸引人,尤其书中的诗,更是看得云里雾里,基本上是遇到诗就跳过去,就当是看故事一样。所以那一遍说准确点其实就是翻了一遍而也。

直到二十几年后,大概是05-06年在央视看到《百家讲坛》播《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才再一次地引起了我对《红楼梦》的兴趣。这辑电视节目没系统的看,到是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四卷、还有诸如《红楼拾珠》、《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都买回家看了看,然后还买了一本《红楼梦》(这几本书都被我从深圳搬回了长沙,现在都还在书架上摆着呢)。


黄书与名著(我的读书生涯——摘录)


至于后来是否读懂了,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那时节也就是抱了一个猎奇的心理,甚至还有点赶时髦的味道。跟爱好红学,甚或研究红学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最主要的缘故还是当时在深圳打工,业余时间充裕,下班后最主要的业余活动就是看电视、看书。

说到名著还有一套大部头的,那就是《莎士比亚全集》。这套书不是我买的,可以说是蹭看吧。在我中学阶段,当时已经参加工作的兄长请母亲托熟人在新华书店买的。当时这套书还是蛮俏的。它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精装书,就是那种用厚纸板做的封面,捧在手里沉甸甸的,超有感觉。全套一共有十来本,都是那种淡绿色的封皮。印象更深的是当时为了给这套书更好的保护,母亲还专门叫在长沙六塑料厂的二姐买(弄)回了一些深红色的人造革,给每本书都做了一个封套。我就是从这套书,知道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李尔王》、认识了吝啬的《威尼斯商人》,记得最后一本是诗集,看起来远比那些故事性更强的戏剧乏味,所以也就没看了。不过它也算是给我的读书生涯添加了一段比较有含金量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红学   常德   线装书   红楼梦   书皮   东海   故事性   长沙   隋唐   好汉   舅舅   演义   名著   生涯   也就是   印象   阶段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