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提到中国历史,就不得不提《史记》,这是因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只《史记》一书,就记载了3000多年。而且,《史记》还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开创了我国记史文体的先河,还对后世的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被誉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作品精彩、而想去认识作者。而实际上,我们只有仔细地了解了作者的身世和创作背景之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要义。也正是这样,在学习《史记》之前,我们先要认识司马迁,这也是弄明白“司马迁在被誉为史学家和文学家之外、又为何被冠以思想家称号”的前提。

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世代为官 家境殷实

司马迁的祖上,曾做过周朝的太史,主掌天文。在周惠王和周襄王时期,其祖上去了晋国,后来又到了秦国。其先人司马错、司马靳、司马昌都曾在秦国为官。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是五大夫,父亲司马谈为太史公。

景武年间,司马迁出生在黄河龙门之时,其家境虽谈不上富庶,但也算得上是衣食无忧。

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博览群书 游历南北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经跟随唐都学习天文,跟杨何学习《易经》,跟黄子学习道家理论,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著有《论六家要旨》。受父亲的影响与教导,司马迁十岁就通读了古文典籍。

作为太史公,司马谈早就有续写《春秋》之后历史的想法,司马迁耳濡目染,也一直为此努力。在司马迁20岁的时候,父亲鼓励他去游历山河,搜集遗闻古事。于是,司马迁南游江淮,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设身处地,考究史实。遍访大江南北之际,司马迁搜罗了大量珍贵资料,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

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受父遗命 身腐不移

汉武帝元封元年,出使归来的司马迁在洛阳见到了病危的父亲司马谈。父亲涕泪横流,对司马迁说:”自鲁哀公捕获麒麟以来四百多年间,诸侯争霸,史书文献大部分都已丢失,我身为太史公却不能加以完善记录,这是我的失职。你接我班当了太史之后,一定要帮我了却续写史书的愿望!“父亲死后三年,司马迁当了太史公,一直竭力完成父亲遗愿。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兵败,群臣都声讨李陵的罪过。汉武帝问司马迁意见,司马迁如实陈述:“李陵为人忠孝,讲信用,能于乱军之中回来,已经杀敌无数,且李陵仍怀有报国之心,希望给他立功机会 “。听了司马迁的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为李陵辩护,怒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为完成父亲未尽之事业,司马迁受宫刑以保命,继续撰写《史记》。

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忍辱负重 终成《史记》

“李陵之祸”之后,司马迁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觉得遭受宫刑是奇耻大辱,他想一死了之,但父亲遗愿未了,《史记》尚未完结,他必须活着。遭受打击之后,司马迁开始重新审视社会、重新审视人生,一切的仁义礼智信,一切的功名利禄,他都不再放在眼里,他只想活着。

朋友任安身陷囹圄,希望司马迁为在汉武帝那里为他求情,司马迁婉言拒绝。因为司马迁知道汉武帝的脾气,他不想第二次冒险。为了活着,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悦君颜而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遗愿,是续写《春秋》以后四百多年历史。然而,在研习史料过程中,司马迁发现了《六经》的局限与不足,于是决定重新修史,不仅仅是续写四百年,而是重修自黄帝以来3000多年的历史。

忍常人所不能忍,必成常人所不能成。征和二年,司马迁终于了却了父亲遗愿,完成了史学鸿篇巨制—《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史记   晋国   昌都   秦国   司马   宫刑   祖上   遗愿   汉武帝   史学   史书   思想家   成人   多年   父亲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