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编者按】

梦里老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是婺源文化之旅“非看不可的演出”。演出由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担纲总导演、总策划,以婺源历史文化为内容,以月色星空为大幕、河流山川作舞台,展现古徽州文化的厚重和耕读文明的精髓。

全剧共为四幕,时长约70分钟,每年3-11月份盛装上演,在四季轮回中诉说徽商创富的艰辛历程、坚贞不渝的爱情绝唱、科举辉煌的的兴盛和睦、淡泊归隐的人生境界。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今天,小梦为大家解读第二幕《枫韵》中那雄浑欢快的打谷号子,品味耕耘与收获之间的哲理。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五彩斑斓的灯光,绘出远处青山的轮廓,雄浑欢快的打谷号子,打破乡间的宁静。密密匝匝的梿枷板当空翻跃,敲击在厚重的土地上。在梦里老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舞台上,一幅打谷脱粒的秋收盛景,正徐徐展开。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婺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由于地势多山的地理环境,即便在现在,仍有不少地方保持着牛耕、手工插秧、收割、打谷脱粒的传统农耕方式。

也正因为这种自然条件与耕作方式,使得婺源先民很早就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深深刻入婺源人的骨血里,流传至今。舞台上那集体劳作、互相帮忙的一幕,是传承,也是现实的延续。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表演打谷脱粒的群众演员,他们的真实身份,大多是婺源土生土长的农民。

《人民日报》在《演好咱农民精气神(决胜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2020年6月22日04版)一文中就专门报道过梦里老家以婺源农民吴和兴为代表的农民演员。

就像吴和兴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噫!这还用演?上手就能干嘛”,由婺源农民来表现婺源的秋收盛景,再合适不过。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2020年6月22日 人民日报第4版

婺源的秋收文化,由婺源先民集体创造。梦里老家截取其中的一个小片段,融合声光、表演等形式,将其活灵活现的展示在舞台上,吸引八方宾客前来品味,是传扬婺源秋收文化的一种体现,但本质上仍只是一种传承。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观看实景演出的八方宾客


就如持续引爆婺源夜游的梦里老家·秋收大典一样:
表象是,五颜六色的农作物装扮的舞台;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形式是,傩舞、祭祀等民俗活动;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内核是,婺源原汁原味的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如此,梦里老家·秋收大典不仅仅是游客打卡、拍照的一个场地,更是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精神寄托,并吸引了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将婺源秋收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也借此秋收契机,串联夜游、实景演出、夜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居度假服务体验,成功取得八月迎客10W+的佳绩。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梦里老家·实景演出 | 号子声中的婺源秋收文化

夜游梦里老家


讲好婺源故事,提高婺源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需要婺源人民的集体智慧。作为婺源旅游发展与婺源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梦里老家愿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婺源旅游市场下半年的逆势增长贡献自己的“镇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婺源   号子   多山   实景   老家   演出   人民日报   盛景   文化   先民   雄浑   宾客   集体   游客   农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