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旅行,我在阿拉斯加想些什么?

在阿拉斯加的思考

我喜欢的一个作家叫二冬,他的文章里有一段话。讨论为什么现代人没有古人有智慧。先不说这是不是对的,但他说的一些观念我是认同的。他说,古人看待万物时,不是从“人”的层面出发,而是从万物,聚焦到人。比如一个人置身山野时,尤其是人迹罕至的山里,会感觉那些山水、动植物的总和才是主角,而人非常渺小,且只是客居者。之后人停下来,居住,慢慢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但此时,也只是环境接纳了你,你的房子和树上的鸟窝,并没有区别。

但如果人生来就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弱了。他的世界观,开始由天地,被限制在以人为主导的城市里。人的认知,不断影响、限制他的想象力,越文明,经验教化越系统。我们与古人,格局不同了。我们的格局变小了。

我非常认同他的这段话。每每深入丛林,步入深山,就感叹自然的伟大和创造力,想要更加谦卑的活着。在城市中形成的浮躁、杂乱的念头,无法控制的情绪,源源不断的欲望就会减弱,被自然的威力击退。

自然是最初的创意源泉,人类所有的创新,不过是模仿自然罢了。比如世间的颜色,只不过是我们看了天空、海洋、树木、花草、彩虹,模仿出它们的颜色。这世间大概难有完全不取自自然的创造物。而自然却总能超乎我的想象。

比如,在阿拉斯加的森林里,我发现十几种蘑菇,有的像雪白棉花糖,有的红艳艳,有的纯黑色。凭我的想象力,恐怕想不出这样多的蘑菇。阿拉斯加至少应该来两次,一次夏秋季节,看无人烟的大山、苔原、冰川。一次在冬季,在漫漫极夜里享受最深的静,观看极光。

我在秋季去了一趟阿拉斯加。先到达anchorage——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下了飞机,看到整个城市布局和美国其他城市一模一样,一样的麦当劳,一样的沃尔玛,所有的设置都是复刻一般。除了人少,比较破,城市非常小,其他真没分别。

我问Uber司机,这里生活如何。他说,很多人夏秋在阿拉斯加做生意,冬天飞去美国其他州过冬。因为冬季,很多景点、道路都大雪覆盖,无法通车,也没有生意。为了鼓励来阿拉斯加居住,政府每年给当地居民发1600美元。

极昼和极夜怎么度过呢?我问。

他答:极昼就拉下窗帘,模拟黑夜。极夜就开启人工“太阳”灯光,模拟白天。但工作时间还是一样。

阿拉斯加的物价比美国本土贵一些,一碗炒饭30美元。出了城市往国家公园里去,物资匮乏,物价会更高。

离开城市,去山野里。阿拉斯加是美国所有州中国家公园最多的,有8个。地图上只有一条路,而且冬天这一条路也会封路。可以想象它的荒凉程度。开车2、3个小时,除了路边小小的加油站和便利店以外,什么都没有。没有饭店,没有小镇。全是山、原野、湖泊、森林。各种动物和野果子。因为一路没有转弯,也不用开GPS,一直开往尽头就好了。

路上车很少,适合思考。

首先,我想到电影《into the wild》里面那个被哈佛录取但辍学的青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被哈佛录取的富家子弟,扔掉了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把所有的钱捐给慈善组织,从此消失在社会里。他沿途流浪,最终来到阿拉斯加。住在荒野里废弃的公共汽车上,每天以原始的状态活着。采摘、打猎为生,写日记、与自然对望。最后,因误食野果而死。

他想逃离社会体系,人为的约束、规则和控制。身份证扔掉,我就不是我了吗?没有社会的认同,那我又是谁呢?他厌恶这个体系,想要全然的自由。我不想评价他是对还是错,只是觉得:在某个时刻,甚至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心里,都怀疑过这体制化的生活,都渴望过自由,寻找过自我。被城市的规则、欲望、工作支配的人生中,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时间,默默流逝了。多久没有仔细感受过一次呼吸,脚踏着泥土,体会风、阳光,这些看似寻常,却在失去的时候才明白多么难得的事物。我曾遇到盲人,失去腿的人。也经历过生病时,无法顺畅呼吸,身体的无力感。仔细想,这些平常的所得是多么珍贵。

还有一个人,Ted Kaczynski, 毕业于哈佛,是个天才少年。上学时解决了教授十几年无法解出的数学难题,写出了一篇世界上只有少于10个顶级专家才能看懂的论文,成为伯克利大学最年轻的助理教授。他任职一年后从伯克利辞职,在蒙大拿州的森林里隐居。学习打猎,像原始人一样生活。最终隐居地因人类的发展而被施工,激怒了这个视科技、工业为毒药的天才。他写了一篇论文《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并要挟各大报纸一字不改的发表。

在他的论文里,他认为科技总是以提高生活便利的形象出现,最后却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格局,最终人依赖科技,被科技控制。最后的社会,将成为精英社会,大部分没有用的人会被机器取代,因为无用而被消灭。如果精英够仁慈,无用的人类会成为“宠物或牲畜“,而地球则成为控制机器的精英们的“牧场”。

他也剖析了人类的欲望。欲望轻易被完全满足的人,会得抑郁症。

人们只有通过创建新的、难以实现,却可以实现的欲望,才能保持精神的永远向上。而长期沉浸于无法实现的欲望里,同样会精神受挫,患心理疾病。简而言之,只有设立不断追逐的目标,才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对他的论文,我一半认同,一半怀疑。我同样觉得:过度的科技消耗了人的时间和精力,让人变成机械化的存在。而大自然的确是治愈的良药。让人平心静气,重新找回自己。至于人类会不会因科技走向自我毁灭,我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盛衰。大的趋势不可阻挡。如果真的走向衰竭,那就衰竭。一代人类的衰亡,才有另一代人类的新生。

老子早说,无为而治。不进行干预,也许是最好的结局。而我想做的,就是提醒自己,对科技、欲望、文明的利用不当就会吞噬人心。生命中最重要的,常见却珍贵的,令人愉悦的那些事物,不可忽视。慢下来、停下来,去观察、去感受,减少欲望、不计得失,无论经历什么,任他来去,认清本心。

独自旅行,我在阿拉斯加想些什么?

独自旅行,我在阿拉斯加想些什么?

独自旅行,我在阿拉斯加想些什么?

独自旅行,我在阿拉斯加想些什么?


---未完待续---

7个国家,35座主要城市。

1万张照片,10万字旅行日记。

35公里自行车骑行。

450公里摩托车骑行。

650公里徒步。

穿着一双2美元的人字拖走完整个旅程。

在旧金山硅谷做高级数据分析师的我,决心与按部就班的生活做一场告别。没有详细的计划,没有时间的限制,我独自一人踏上了未知的冒险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阿拉斯加   极昼   极夜   哈佛   野果   美国   古人   万物   欲望   人类   自然   旅行   社会   城市   论文   旅游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