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视频中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为何能引发国外网友的的强烈追捧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相信李子柒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


李子柒有多火?且不论她的每一条视频几乎都能登上微博热榜,都是几千万的播放量,几十万的点赞量。Youtube上她有七百多万的粉丝,堪比国际上一些新闻媒体的体量。


光是前阵子“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这个话题,就引起了全网的讨论关注。确实对外国人来说,他们能从中看见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样子。


李子柒视频中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为何能引发国外网友的的强烈追捧


其中,对李子柒的最多争议在于——她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喜欢她的人一般都是说,“就是爱看仙女”,不管真假。不喜欢的人主要在说真实的农村生活不是这样的,没有那么美的,有很多镜头都是摆拍,“油没熟就放菜”“这样劳动根本不可能,会被蚊子咬死了。”


李子柒视频中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为何能引发国外网友的的强烈追捧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子柒也可以看成真人秀。为什么我们喜欢看真人秀呢?

传播学上有一个观点,真人秀其实是满足了人类的猎奇心和偷窥欲。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长期受社会规则的束缚,人们就产生了猎奇和偷窥欲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人看直播、真人秀、Vlog等等,因为总有人过着你没有过过的生活,过着你想过的生活。


那么为何李子柒能引发国外网友的强烈追捧呢?


李子柒视频中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为何能引发国外网友的的强烈追捧


中国的传统田园生活,总是洋溢着一种自在性,这跟中国文化有契合之处。古代中国大体是一个有空间的社会,政治上有上升通道,经济上有流动,文化上多元。而这个空间,在古代西方是很窄的。


正因为如此,西方进入文艺复兴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人的自由,而中国人是有空间的,所以更多地讲集体意识、群体意识,强调共同利益,不仅讲“利”还讲“义”、讲“权”也讲“仁”。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探索为诸多共同命题注入更加丰富的意蕴。


“田园中国”主要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看,孟浩然的诗,或是陶渊明、苏轼的作品,就艺术化地展现了田园之美。

李子柒是一个文化现象。它涉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精粹和俚俗的关系,一个是文化交流和舆论宣传的方式。可能恰恰是因为抓住了这两点,李子柒才做到如此成就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李子   田家   田园   俚俗   桑麻   青山   村边   体量   牧歌   中国   古代   意识   国外   网友   喜欢   社会   文化   旅游   视频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