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望谟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与罗甸接壤,南与广西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隔北盘江与贞丰、册亨毗邻、北与紫云、镇宁衔接。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布依族吊脚楼

结构独特、造型精巧、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吊脚楼是望谟县布依族民居的建筑文化之一,吊脚楼房屋设计有两种格式,一种是长12米、宽8米,最底层因斜坡架空,其面积只有24平方米,第二层靠山一面扩宽72平方米后,使房屋总面积达96平方米。这类建筑分4行立房,每行用11根圆柱子,其中中柱高5.6米。另一类是长12米,宽10米,建房面积有120平方米,每行用13根圆柱子,中柱高5.93米,不论是11柱还是13柱,其两边排列的柱头依次递减17公分。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布依族风俗

布依族多居于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多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布依族八步古茶

地处望谟县东北角的郊纳镇有4个村有古茶树。“八步茶”有茶质上乘、茶香浓郁、清凉可口的特点,但因为茶树高大,不易采摘,农户要爬八步梯上树采茶,“八步茶”名由此而来。因茶树产地望谟县曾是神话传说中王母娘娘的故乡,又称“王母紫鹃”,茶叶泡水后显现为棕红色,也称“八步红茶”。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茶经》第1卷(茶的起源)中记载:“茶者,紫为上,绿者次……”紫为上指的是红花紫茶,是茶品中的佼佼者。巧的是,这与当地流传着望谟原属南蛮古国,“王母紫鹃”红茶被作为南蛮王的宫廷御茶,以及古代商人通郊纳的“茶马古道”将“八步红茶”送到八蛮王城,又运至与南北盘江交汇的红水河,从这里经西江至磨刀门出海贸易的故事连在了一起,当地群众用竹子编的“采茶篮”和用茶壶“煮茶”的习惯,也与《茶经》记载唐朝采茶用的“籝”和“煮茶“饮法为主的方式相同。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布依族盐水面

产于望谟县石屯镇包树村和乐园镇巧降村的布依族手工盐水面,既是布依人的面食特产,又是富有地方文化的特色面食,每年从这里生产出来的2万公斤盐水面产品,销往县内各地和邻县市场。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布依族糯食

布依族包的粽粑别具一格,先将包粽粑的叶子洗净晒干,然后将一把糯谷草烧成灰放进糯米中,添加适量的盐和猪油,用手搅拌,而后把几斤五花肉或肥肉切成长10厘米,宽5厘米,有筷子厚,用盐和草果粉拌匀,或是把香枓放进煮好的饭豆里。每个粽粑用两张粽粑叶来包裹,里面放上2两糯米,中间夹一片肥肉或饭豆,包好用糯谷草捆4道,每道间隔15厘米,剪掉粑叶上长出的把,用大锅煮熟就可食用。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石头寨

石头寨位于望谟县城北面,距县城12公里,依山傍水,是具有浓郁风情的布依山寨。

中共黔桂边委旧址

1933年6月,“中共黔桂边委”由广西乐业迁到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领导今贵州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紫云和广西的凌云、乐业、凤山、南丹等地区的地下工作,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存正房,面阔三间,面积360平方米。

八步古茶“王母紫鹃”的产地——望谟县

望谟县自古以来交通不便,造成了贫困落后。现在,交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辛苦劳作,终于可以走出大山,把深山的好东西运送到世界各地。八步古茶最为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望谟县   红水河   布依   布依族   紫云   册亨   望谟   贵州省   贞丰   罗甸   谷草   茶树   广西   盐水   红茶   产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