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7月8日20时20分,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被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婺源县宋代彩虹桥,遭洪水重创,造成部分桥面及廊亭被毁,所幸古桥桥墩主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7月9日上午,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前往现场勘察灾情,提出可行性修缮意见,并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汇报,预计9月上旬可正式实施古桥抢救工程,争取年底前完工。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彩虹桥位于婺源县清华镇清华村,建于南宋时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廊桥之一,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省文物专家向记者介绍,彩虹桥受损情况比外界担心的要好得多,目前仅桥面部分木质建筑物及桥墩面层受损,后期修缮工程难度并不大。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婺源有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彩虹桥位于清华镇,历史悠久,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学合理地选择了建桥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 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彩虹桥与登云桥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连接,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祈盼吉祥、发达。人生的最佳境界,无论读书、做官、行商……登青云,踏上一道吉 祥、美丽的彩虹,飞黄腾达,何等风光、潇洒、光宗耀祖。两桥桥名的巧妙组合,正是古人对子孙后代的祝愿、祈盼。桥下的一池碧水,因篆刻流派鼻祖文彭与何震泛舟于此,见这里秀美风光,文彭欣然在临水石壁上题刻“小西湖”而得名。上千年的水碓作坊,依然演示着古人利用水能带动水车舂米、磨粉。一道简单不起眼的石碣(石坝),几百年来保护彩虹桥周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生态保护神”……  彩虹桥是文化与生态、动与静、休闲与娱乐相结合的一个风景区。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及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是最具婺源特色的高品位文化与生态旅游区。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婺源自古以来就有做善事的习俗,修桥、铺路、建亭子等。最早,桥上游四十米的地方,建有一座独立木桥,一年当中好几次被洪水冲毁,给过往的行人、劳作的村里人带来很大的不便。清华村一位出家的和尚胡济祥与一位能人胡永班,很想为清华人建一座永久性的桥。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难题,胡济祥就是负责筹款的,他云游四海,用三年多的时间化缘,筹集到一笔巨款。然后由水利、桥梁工程专家胡永班负责设计、建造、施工,历时四年多完成。

由“彩虹令”而备受关注的彩虹桥,我们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不过可喜的是,彩虹桥的第一个原木构建已经找到,相信很快彩虹桥的魅力将会重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彩虹桥   彩虹   婺源县   船形   徽州   婺源   青山   桥墩   桥面   清华   南宋   碧水   洪水   前世   今生   风光   生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