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泰山,地处山东省泰安市境内,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景区内风景如画,历史遗迹众多,碑碣、摩崖、楹联石刻更是名扬天下,被称为“名山之最”,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自秦汉至今,计有遗存石刻1800余处,其中仅摩崖石刻就有1000余处,尤以经石峪摩崖刻字最令人叹为观止,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赞其为“榜书第一”,实乃千古奇观!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泰山

在泰山三官庙上方一小型广场处、登山盘道中间,矗立一石坊,为两柱单门式跨道石制建筑,石坊上方横梁前后分别用行书、楷书写有“经石峪”三个大字。在广场东北角有一石条盘道向东北方向一路向下,两侧是石砌护墙,延伸至密林深处。盘道两旁侧柏、古松林立,苍翠葱郁。沿盘道石阶而下,耳边瞬间传来了溪流的欢歌声。扶栏下望,山谷中灌木丛生,深不见底,只闻水声不见其形,望之令人胆战心惊。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经石峪石坊

沿盘道行走百米左右,在石桥上方山腰处见一石亭立于悬崖边缘,石亭为石块砌成,四柱支撑,四方石脊,飞檐翘角。上方前石梁外侧刻有“源头活水”四个大字,两侧石柱书“天门倒泻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内侧后石梁刻有“高山流水之亭”六个大字。据说,此处原为伯牙游泰山遇雨抚琴处,系明隆庆年间建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高山流水亭

沿石亭向东下行10多米见一石桥,名为“神聆桥”,桥宽2米左右,两侧石栏雕筑。桥西首左侧立有一石碑,上书“泰山石刻经石峪”字样,桥东首一槐树斜卧桥头。俯首穿过树下,前面浮现一天然整块大石坪自东向西山倾斜而下,上面刻满文字。经长年累月雨打风吹、日晒水浸,石坪表面已是斑驳陆离,有的刻字已是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有的刻字清晰依旧,但文字却晦涩难懂,这儿便是泰山著名景点“经石峪摩崖刻经”。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神聆桥

石坪正中间刻有“暴经石”三个大字,红色覆底已经褪去鲜红,颜色黯淡了许多,石坪刻字即为《金刚经》的部分经文,现存1313字,被世人誉为“榜书之宗”。石刻字体大小约为50公分,遒劲挺拔。据史料记载,刻字镌刻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整篇刻字没有落款,据后人考证为北齐高僧安道一所书。石坪四周还有明崇祯年间“冷然清韵”、“清磬”刻字,明隆庆年间的“水簾”、民国时期的“千古奇观”等刻字,彰显出它厚重的历史底蕴。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石刻字体大小约为50公分,遒劲挺拔

石坪四周石栏围绕,杜绝游客进入。沿环石坪盘道逆时针行走,南侧的盘道竟是在石坪上顺势凿刻而成。站在东侧盘道俯瞰,整个石坪宽敞巨大,借山势俯冲而下,甚是壮观!仔细观看,上面依稀有数道溪水缓慢流淌,最后注入西侧的护墙下,沿西南口的石门流进泰山中溪。在环石坪北盘道西侧有一石桥,桥下溪水水势湍急,形成瀑布沿西盘道右侧溪谷倾注而下,溪谷西侧上方是明隆庆年间的摩崖石刻《高山流水亭石壁記》,详细记载了高山流水亭、暴经石的壮观和奇绝。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高山流水亭石壁記》

泰山经石峪与岱顶唐摩崖、岱庙天贶殿壁画并称为泰山三大瑰宝,这儿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岱庙天贶殿壁画在室内,可免除日晒风吹之苦,可抛却雨打水浸之累,有利于其整体的保护与保存。但经石峪与岱顶唐摩崖暴露于大自然的洗礼中,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外力的侵蚀已让这些文化遗产不堪重负,有的已经逐渐消失。因此,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这历史文化的印记已是迫在眉睫,这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它是泰山三瑰宝之一,被誉为千古奇观,风景独好,现状却让人揪心

经石峪碑刻

你到过经石峪吗?你对这儿的风景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泰山   名山   盘道   石栏   护墙   遒劲   北齐   摩崖   溪谷   瑰宝   高山流水   石刻   揪心   石桥   奇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