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泰山,“天下第一名山”,被历代帝王尊崇为神山,《史记》记载有“七十二王”封禅泰山,秦汉以来有史可查的就有12位帝王到此祭祀,可谓地位显赫、声名远扬。他们在登泰山前往往要先修路,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御道”,汉武帝曾在泰山东麓即现在的泰山景区管委会上梨园村修建“泰山东御道”,作为登山盘道,成就了他8次登山封禅之旅。无独有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在泰山上举行封禅大典的帝王宋真宗,选择了在泰山西麓修建登山御道,也就是现在的岱岳区夏张镇梨园村的“泰山西御道”。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泰山东御道”

梨园村原名无梁殿,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扩大品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腾飞,结合该村已有的万亩古梨园,对应东御道的上梨园村,遂改名为“梨园村”,一直延续至今。该村地处泰山西御道的黄金地段,原名之所以称为“无梁殿”,是因为村内有一座“无梁殿”,又称“千手千眼佛观世音大殿”。据载该殿系元朝初年(1271年)当朝国师杨仙姑筹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至明朝万历年间,当朝兵刑两部尚书、泰安名人萧大亨又对“无梁殿”进行局部修缮。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无梁殿”西门

无梁殿建筑群坐落于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东北5公里处的梨园村,占地约1400余平方,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30余米,坐北朝南。它东靠金牛山,南望太平山,西接凤凰山,北依宝金山,被誉为“岱西第一胜景”,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造型壮观奇伟,结构巧妙。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无梁殿”建筑群外景

其中大殿-无梁殿建筑面积120多平方,高15米,整体呈圆形,殿门南向,九角飞檐,八棱支撑,青砖砌墙,大殿外顶部配一圆形金宝葫芦铜盔。最神奇之处在于整个大殿内无梁,仅有八根巨型圆木支撑,四根压着龙,四根压着莲花座。殿内顶部椽木护顶,卯榫结构,不施一钉,可见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殿内顶部椽木护顶,卯榫结构,不施一钉

殿内供祀“千手千眼佛”观音,还有大小15尊神像,均为纯铜贴金,华丽气派。在大殿墙壁上环绕镶刻的历代重修的记事碑刻。在大殿檐下有一金色匾额,上书“无梁殿”三个鎏金大字。大门上方还有一匾额,四周金龙盘绕,黑色覆底,上书“妙应万方”四个鎏金大字,下面两侧立柱上悬挂一幅楹联“吉四时风调雨顺,保八方国泰民安”,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民安乐。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大殿檐下有一金色匾额,上书“无梁殿”三个鎏金大字

正对殿门南五、六米处,有一天地楼,是人们上香祈福之所。院内东侧是一配殿,供奉碧霞元君、眼光奶奶和送子娘娘。院西侧配殿供祀道教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院北侧是财神殿,供奉财神。南侧是文昌阁,供祀文昌帝,在院东南角有一钟楼座。殿宇虽不大,但诸神众多,代表了“福禄寿喜财”的民间信仰,因此香火旺盛,不时有游客前来上香祈福。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正对殿门南五、六米处,有一天地楼,是人们上香祈福之所

无梁殿有正西、正南两个大门,门左右各有石狮一尊,张牙舞爪,气势威严。在院南门外有一人工小湖,名曰“妙善湖”,来此祈福的游客把它当做放生池,水中不时有金鱼游来游去。湖面上小桥流水,清雅别致,湖西面是一公园,绿树成荫,苍翠葱郁。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妙善湖”,来此祈福的游客把它当做放生池

无梁殿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无梁的独特造型、幽雅别致的环境成为泰山著名古迹之一,被称为泰山西御道“岱西第一胜景”,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鲜为人知的泰山西御道,有一不可思议的建筑,竟无一横梁,奇哉

“无梁殿”南门

你知道无梁殿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泰山   卯榫   配殿   鎏金   国泰民安   当朝   殿内   匾额   风调雨顺   胜景   梨园   建筑群   横梁   大殿   鲜为人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