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三国演义》中,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留给人的印象也大不相同。要说到三国时期最聪明的是哪一位,人们的意见都大不相同,但是诸葛亮绝对是提名最多的那一个

人们说诸葛亮的一生都是高光时刻,可就是这一个在历史上被“神化”的人,却在后来的北伐中屡屡败退。而且失败的原因总逃不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缺粮”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什么北伐

想要知道北伐为什么次次败退在粮草方面,就得先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在蜀汉国力薄弱之时依旧坚持多次北伐

其实历史上对于诸葛亮为什么北伐的猜测有很多,其中所信之人最多的原因,就是为报答刘备在世时的知遇之恩,也是为了完成刘备的托孤遗愿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后人对于诸葛亮北伐的举动并不理解,大多都认为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可是事实真的像人们所说的,北伐就是多此一举吗

很显然并不是,诸葛亮选择北伐除了所谓的报恩以及完成遗志,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无奈之举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从《出师表》中就可以看出,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没有什么成就的刘禅并不知道怎么管理国家,不然诸葛亮北伐前为不至于那么费心费力的将大小事都安排得妥妥贴贴,生怕刘禅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出什么岔子。

从这篇文章中也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当时的蜀汉无论是内部问题还是外部隐患都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再加上在此之前刘备所丢下的烂摊子,造成整个蜀汉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而当时曹丕也是步步紧逼,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选择和孙权合作,并且将重心放在了稳定国家内部的动荡。

虽然那段时间里的内部问题都得以解决,但是所有人包括刘禅自己都对自己的国家失望,甚至产生了许多悲观的想法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相当于在战场上军心不稳,就连自己人都开始怀疑自己,又怎么要求在后来的时候能够抵御外敌呢。

所以北伐对于诸葛亮来说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振奋民心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无论是选择和孙权孟达取得联系,还是和鲜卑达成合作,都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这一次的北伐还是准备得很充分的

可是即便是这么充分的准备,可是还是在粮草这一点上出了岔子。而偏偏也就是因为粮草的问题,让诸葛亮的北伐三番两次地翻跟头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粮草产量低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行兵打仗时粮草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从这里看就知道古代人对于粮草的重视程度。就算是常年征战,可以横扫千军的常胜将军,也不能够在没有粮草的基础上还能够打胜仗。

我国自古以直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国家的粮草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百姓的缴纳。但是在那时国家时局动荡不安,导致斗争年代的粮食产量绝对不及和平年代的。常年的纷争,让百姓无法正常地进行粮食生产。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再加上古代的粮食生产能力并不强,没有科学的培养方式以及科学的辅助,就算是没有纷争的时候,粮食产量能够在缴纳公粮后还能够果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并且在争斗中所需要的兵力基本上都是各家各户的年轻劳动力。年轻劳动力都离开了,生产力自然也大不如之前。这也就导致整个国家粮草供应不足,又怎么能够支撑后续的多次北伐呢?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地形“成就”困局

众所周知,蜀汉的地形地貌复杂,周围不是盆地就是山地,自古对于巴蜀之地“易守难攻”的评价。

可是也就是因为地形地貌的复杂,导致整个蜀汉外敌难以进来,百姓难以出去。所以即便是粮食充足的情况下,也很难将粮草运输出去。这也就导致后来的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经常面临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所以后来人在面对三国时期中的所有国家中,统一认为蜀汉是最难以取得大一统的国家。毕竟别人都在中原地区,有什么动静能够在第一时间洞悉,就算是在斗争中出现粮草的短缺的情况,也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提供充足粮草。再加上我国自古中原地区本就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区,山地的粮食生产量自然无法和平原相比较。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整个蜀汉位于四川盆地周围的高耸的山脉加上高原将整个蜀国圈了起来。这样无论是从交通还是当地的经济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毕竟历史上很少有靠闭塞来取得胜利的国家。

崎岖的山路,加上部分地区海拔较高的特征,也就是这样的地形让粮草在供应方面无法做到及时够量。其实有关于蜀汉之地的艰难险阻,在《蜀道难》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此崎岖的地貌以及当时并不发达的交通情况,成为了当时北伐过程粮草供应困难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无储粮成弱势

在历朝历代的疆域政权之争中,每个国家都会在争斗到来之前准备充足的粮食和兵力,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诸葛亮在后来的北伐中缺少粮草,但是在刘备在位时,却极少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因为刘备在位时,蜀国很少发动主动出击,大多时候处于防守状态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再者,刘备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北伐,蜀地的易守难攻让刘备选择了只守不攻,所以可以说整个蜀汉就是将自己封闭在了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常年的固步自封,让整个蜀汉并没有为后来北伐做好粮草准备,从而致使粮草在紧急情况中无法满足供应。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结语

许多人说是粮草的问题给诸葛亮的北伐拖了后腿,可是这样看来,究竟是粮草的问题还是整个蜀汉的问题就不得而知了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光靠一个人在统筹规划又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民心,军心以及君心已倒,领导者的不作为,就算是神仙来了,恐怕也是无力回天罢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诸葛亮5次北伐,3次因缺粮而败退,这到底为什么?

刘备打仗多年很少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中原地区   蜀汉   岔子   蜀国   外敌   粮草   军心   盆地   地貌   地形   充足   粮食   原因   百姓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