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战地黄花分外香”,——在河南新密县抗日豫西纪念园的密北抗日民主政府的旧址前,我想起了这句著名的诗句。这句诗是毛泽东主席1929年在革命低潮时带病抒发的革命情怀,当秋风萧瑟、山雨欲来时他以革命家的眼光看到了“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革命前景。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革命目标,在奋斗的征程中从不彷徨、从不忧伤,前仆后继、一如既往的向着既定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1944年夏日寇发动了河南战役,国民党军队的汤恩伯40万大军闻风而逃、一溃千里,在短短的37天里就丢失了38座县城。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迅速沦陷,为日寇所占。党中央救民于水火,迅速决定开辟河南的豫西根据地,牵制日寇在正面战场的进攻。任命皮定均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治委员,组建了“豫西抗日先遣支队”。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他们成立以后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歼敌行动。在密县打的第一仗,就将60余敌人束手就擒,缴获枪支50余支,全歼20余个杀害八路军代表的尖山乡大队,打下了我军的立足之地;在田种湾成立了密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和独立团;又歼灭了国民党专员王光临的所谓“游击大队”;继而势若破竹、扩大战果,在豫西站稳了脚跟,建立了稳定的抗日根据地。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按照朱德总司令发布收复失地的命令,8月16日,豫西先遣支队在密南、密北两个独立团和所属区干队的配合下一举攻克密县县城。8月19日皮定均司令员宣布密县民主政府成立。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1946年6月24日受中央指示由皮定均部掩护中原主力部队向西突围,突围开始,皮定均旅将士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他们时时行军,天天打仗,历时24天,行程1000多公里,大大小小打了23仗,硬是把一支身负丢车保帅大任的几千人马完整的带了回来,铸就了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千里大突围!这在中外战争史上也是空前的壮举!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同年7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以“人民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为题,发布了皮旅胜利突围的头条大新闻;《新华日报》配发了“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的评论。十年后,毛泽东依然记得这段光辉而艰难的历史,当有关部门将55年授衔的报告呈上来后,看到拟定皮定均为少将的内容,老人家大笔一挥:皮有功,少晋中。因而皮定均成为了共和国最年轻的中将。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1976年皮定均将军意外去世后,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震惊不已,潸然泪下,慨然赋辞《东南折栋梁》,辞中写道:“年少扛起枪,为了工农得解放。越过雪山草地,矢志紧跟党。一生戎马行,千里突围战沙场。抗美援朝破纸虎,跨过鸭绿江。意志多刚强,爱民爱兵永留芳。光明磊落照肝胆,东南折栋梁。台湾定解放,一统江山指日望,疾风尽扫浮云日,灵台祭名将。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在皮定均追悼会上,痛失爱将的毛泽东主席送来了他老人家此生的最后一个花圈。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老人家平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给了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灵台   鸭绿江   新密   解放日报   晋中   独立团   日寇   司令员   花圈   革命家   河南   我军   支队   栋梁   大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