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这是一门崇高的思想境界。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曾几何时,老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家长成了老师批评的对象,请家长成了老师的口头禅,似乎孩子出现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都是家长的责任,家长的问题;现如今,家长学会了维权,特别是孩子利益、心灵受到伤害时,抓住老师工作上的漏洞不依不饶,真有一股“舍得一身剐,敢把老师拉下马”的气势。老师工作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家长,砸掉饭碗。究其原因:这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们观念的改变,是社会、家庭、个人的需求,以及社会不良风气所致。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没有一个家长愿意得罪老师,也没有一个老师故意伤害学生。家长和老师发生矛盾,根源在学生,是学生的话语造成纠纷。每一个独生子女家庭都期望孩子成龙成凤,都担心输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更容不得孩子受气,心灵受到伤害。每个孩子在学校八九个小时的学习生活中,难免犯错误,难免惹事生非;老师面对四十多个学生,难免工作出现失误,难免委屈孩子,难免一碗水端不平。这就必然引发家长与教师的矛盾发生。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偏信,对老师偏疑,特别是孩子犯错时,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后,孩子所反馈的情况都认为是事实,是造成矛盾加大的主要导火索。不得不承认老师有主观武断,批评学生过头的现象。这就需要家长冷静分析,绝不能只听孩子一面之词,与老师要及时沟通,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老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善于调查了解,做到有的放矢。绝不能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呵斥学生,挖苦讽刺学生。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环境的改变,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疼爱学生,力求做到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就怎样对待别人的孩子。教育学生做到循循善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传播正能量。家长与教师关系相处的好坏,关键在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工作好坏的反馈。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何教育好孩子健健康康成长,如何让孩子高高兴兴的在学校读书学习,家长老师双方面都有责任,都有义务,都要做出奉献。只要双方面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就会创造出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孩子才能在幸福快乐的氛围下读书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同心协力,和睦相处,贡献一切!

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好孩子   宽容   家长   成龙   老师   好坏   批评   矛盾   反馈   心灵   孩子   教师   社会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